出現在陸遠面前的神像,除了亞特蘭蒂斯人的父神——海神波塞冬之外,還有兩個神像。
而且從神像的位置來看,他們的地位甚至比波塞冬的地位更高。
看著眼前的這兩個意料之外神像,陸遠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伏羲和女媧。
眼前的兩具神像,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在陸遠的影像中,傳說中的大神就只有伏羲和女媧才是這樣的形態。
不過這兩具神像的樣子與傳統的伏羲與女媧的形象還是有所區別。
在陸遠看來最大的不太就是,兩具神像的面相都比諸夏流傳下來的更猙獰一些。
陸遠在心中想了想,感覺這樣才正常。
比較在諸夏伏羲和女媧的形象也經歷過多次的變化。
晚期的伏羲與女媧的形象實際上與早期相差是非常遠的。
其實不只是伏羲和女媧,在諸夏其他的神仙,他們的形象也有過非常大的變化。
最有名的就是觀世音菩薩和孫悟空還有哪吒了。
在唐朝之前,觀世音菩薩的形象一直是男子的形象,在唐朝之后才變成了女性的形象。
不但如此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寺廟的觀世音菩薩的形象也不一樣。
還有如今廣受大眾喜愛的哪吒,其實他原本是一個印度的神靈。
嚴格來說不應該算是神靈而應該算是一個惡魔。
但在傳入中國之后,漸漸的就從一個惡魔的形象轉變成了,一個富有反抗精神的孩童形象。
如今哪吒大神與他原本的形象已經毫無相似之處了。
孫悟空同樣是如此,最早的孫悟空的形象,包括西游記原文中對他的描述也是一個經常吃人,好色的形象。
不過在經過電視劇的美化之后,大部分人都記不得他們原本的形象了。
眼前的這兩具神像與如今在諸夏流傳的伏羲與女媧的形象不同,在陸遠看來反而才正常。
畢竟這座亞特蘭蒂斯城市與諸夏相比,年代已經相距非常久遠了。
神像的樣子如果一樣,那才是真的不可思議呢。
陸遠仔細打量著眼前的三具神像,這三具神像再次證明了遠古時代亞特蘭蒂斯人與諸夏人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不,應該說是在遠古時代,整個地球所有文明種族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陸遠相信在10000多年前,當時的遠古種族,他們之間的聯系應該不會比現代人類社會差。
這些從各個遺址發現的文字和各種物品就可以證實。
陸遠推斷在當時的時代,或許在各族之間還存在著一個通行的文字。
在他看來,這個通行的文字最大的可能就是巫文,也就是陸遠之前一直當成是神文的那種文字。
從現在獲得的信息來看,大巫在當時是整個地球上最強大的人類。
不但如此,在與外來者的戰爭中不管是亞特蘭蒂斯人還是姆大陸人他們都是以大巫為首的。
按照陸遠對人類社會的認識,人們在選擇通行文字時,一般都會選擇最強大的一個國家的文字作為通行語。
比如說在唐朝時,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文明,所以當時的國際通行語就是漢語。
而到了中世紀時,歐洲各國中法國實力最強,所以中世紀一直到19世界法語就成為了歐洲各國的通行語。
到了米蘇爭霸之時,因為世界上存在著兩個超級大國,所以通行語也有兩種——俄語和英語。
羅剎聯盟解體之后,英語再次成為了唯一的世界通行語。
就算是現在,雖然在語言學界認為漢語和法語才是地球上各種語言最好的語言,而英語在各方面都存在嚴重的缺陷。
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是英語占據了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