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爾金星!”陸遠腦海中首先彈出了這個名字。
“原來真的有卓爾金星!”雖然之前陸遠就知道太陽系中原本是存在著這樣一個星球的。
但那畢竟只是推測,如今真正見到了這顆星球,陸遠還是感覺非常興奮。
看了看卓爾金星,陸遠終于把目光轉向了地球,應該說是遠古地球。
這個時候的地球地質運動非常活躍。
整個地殼上,遍布火山,這些火山在不斷的噴發著,隨著火山的噴發,大量的氣體也被釋放到大氣層中。
在陸遠看來遠古地球與現在的金星比較相似,只不過它的地質活動更活躍。
視野逐漸拉近,陸遠眼中露出驚訝的表情。
他豁然發現,此時的地球竟然比現代地球大了一圈。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他在地球的旁邊竟然沒有發現月亮。
遠古地球竟然沒有月亮,這讓陸遠感覺非常震驚。
“地球怎么能沒有月亮呢!”陸遠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時他不免開始思考,月亮的來歷了。
其實月亮到底是怎么來的,一直都存在著各種爭議和假說。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1.分裂說。認為月亮源于地球的分裂。月球和地球同出一體。當地球形成過程中還處于熔融狀態時,在高速自轉的離心力及太陽潮汐的作用下,從赤道位置飛離出一大塊物質,冷卻后便形成了月球。
2.行星說。認為月亮是被地球俘獲的小行星。月球原是一個繞太陽公轉的小行星,大約在30~40億年前,因靠近地球,被地球引力俘獲,因此成了地球的一顆衛星。
3.太陽星云說。認為月球源于太陽星云。太陽星云以其中兩個較大星團為中心,凝聚其他云狀物質,便形成了地球和月球兩星球。因月球小而在地球引力下繞地球公轉。
4.碰撞論。認為地球碰撞了一個小星球。地球是先存在的一個星球,后來,一個星球以每秒11公里的速度成斜角碰撞了地球,從而拋出許多霧化巖石物質繞地球旋轉,以后,這些霧化物逐漸凝聚成了月球。
除了這上面四種說法之外,還有人造月球的說法,陸遠就曾經在多部小說中看到過這一說法。
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在一本小說中,對亞特蘭蒂斯人建造月球的傳說。
再加上網絡上一直有種種傳完,月亮的內部是中空的,所以再陸遠年輕的時候,一度也曾經懷疑月亮是人造的。
他甚至懷疑,月亮其實是一艘外星人建造的巨大宇宙飛船。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陸遠接觸到了更多的知識,在他能夠接觸到的文章中,幾乎都否定了月亮是人造的說法。
陸遠抬頭看了看眼前的星空,很快就否定了行星說和太陽星云說。
在他目之所及的地方,根本就沒有這么大一顆小行星。
至于太陽星云說,則更加不相信了,因為此時的太陽系已經沒有多少星云的殘存物了。
而且剩下的這些殘存物也都在外太陽系中。
眼前的地球明顯比后世的地球大一些,而且地球現在的地質活動雖然比較活躍,但整體已經非常穩定了。
所以此時陸遠判斷“碰撞論”或許更可能。
陸遠想著事情的時候,他的周圍繼續發生著滄海桑田的變化。
出乎陸遠所料的是,太陽系中最早出現生命的竟然既不是地球,也不是金星或者卓爾金星,更不是火星,而是出現在了土星的一顆衛星上。
這顆衛星,就是土衛六。相信看過《復仇者聯盟》這部電影的朋友對這顆星球應該不會感覺陌生。
這顆星球就是大反派滅霸的故鄉,也就是泰坦星。
泰坦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也是土星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