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閣老一退下來,他們家又沒有其他出仕的人可以提拔他,恐怕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不知道宣瑞伯府的人會不會覺得這門親事不夠好。”
蒲閣老過幾年的確也就要退下來了。沁聲的岳父劉懷熠劉大人在女兒出嫁后不久就出任了禮部尚書,她沒記錯的話,沁聲是十六歲成婚的,距離如今還有五年多的光景。
可五年的時間,已經(jīng)足夠常蕊君嫁過去做閣老孫媳了。這樣的婚事,若傅氏還要挑剔,那她也實在是無法可想了。
“這第二家是鴻臚寺卿譚維摯譚大人家,你應(yīng)該沒有聽說過。不過上次咱們家春宴,與你一桌吃飯的禮部侍郎劉大人的夫人,正是他的胞妹。”
“他們都是湖北宜昌人,雖比不得一些江南世家那樣顯赫,在當?shù)貐s也是一等一的望族。譚大人的學問很好,是當年他那一科的榜眼,他們家的后生也很上進。”
“生在這樣的人家,舉業(yè)上是不愁無人指點的,總會有金榜題名春風得意的一天。只是譚大人如今還只是正四品,說的又是家中的三子,你常家的舅母素來有些眼高手低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得上。”
譚大人畢竟還很年輕,將來的前途也不可限量,未必就比已經(jīng)做了閣老卻要在幾年內(nèi)退休的蒲家差。
只要譚三公子能在父親致仕前考中進士,他還有其他出仕的叔伯兄弟,譚家也一定還有有力的姻親,不愁闖不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來。
可說到姻親,“祖母,那譚三公子的兩個哥哥說的親事都是什么樣的人家啊?
“這個問題問的不錯。”
太夫人拍了拍她的手,“譚大人的長子說的是你三叔母的堂弟翰林院侍講學士楊振清的長女。就是上個月成的婚,你三叔母也過去觀禮了,和譚大人的夫人說了幾句話,也見過譚家這位三公子。”
“據(jù)說他和你蕊君表姐同齡,樣貌生的很好,為人也謙和守禮,是個翩翩君子。譚二公子是庶出,說的只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姑娘,不必擔心會壓過你蕊君表姐去。”
譚家在仕林中的地位和楊家差不多,雖然都不是頂尖的人家,可若能團結(jié)兩家的力量,在朝堂上的聲音也不容小覷。
楊氏的這位堂弟后來是外放了從二品浙江布政使的,江南魚米之鄉(xiāng),又是南方經(jīng)濟重地,若不是深得皇帝新任的人,自然也坐不到這個位置。沁聲的婚事也是他出面說的媒。
可這些事情沛柔能夠知道,傅氏卻未必能夠預(yù)見,恐怕還是看不上譚家如今的門第的。
“這第三家則是督察院左督御史崔成燮崔大人,上次春宴他的夫人也過來了,我記得之前我告訴過你和你大姐姐他們家的情況。”
“姜夫人出身江南世家,春宴那日你大姐姐陪在她身邊,聽說也學了不少東西。崔大人為官方正,深得今上賞識,最近朝廷里已有風聲,說是今上打算放他出去歷練幾年,資歷夠了,回來也就可以入閣輔政了。”
“這幾戶人家看下來,還是崔家最好,只怕宣瑞伯府也會做如此想。”
沛柔見太夫人還是最屬意崔家,不由得嚇了一大跳,“那怎么行。崔家的公子比蕊君表姐還小一歲呢!”話說出口,自己也不由得后悔起來,方才太夫人可并沒有跟她提及崔公子的年紀。
果然太夫人訝異起來,“你怎么知道他比你蕊君表姐小的?”
沛柔只好撒謊“春宴那日見著了他們家的大小姐,她曾經(jīng)問過大姐姐的年紀,之后說了她哥哥比大姐姐要大一歲。”
其實沛柔是前生聽說的。
那時候崔大人已經(jīng)是陜甘總督,常氏卻嫌甘肅太遠,不愿讓潤柔遠嫁,就曾經(jīng)以崔家公子只比潤柔大一歲,夫妻年紀太近,恐怕丈夫不懂體諒妻子為由拒婚。
既然都已經(jīng)在說謊了,不如再提醒提醒太夫人,“我覺得他們家的小姐脾氣有些古怪,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