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九宮開的私塾后院,林堇將手里新抄好的兩本書遞給鄔九宮,“喏,這是第七期《數學》,還有一本《立體幾何》,你收好。印完之后,按照老規矩下發。
呂宋那邊雖然是新拿下來的地界,但也不能忽視,那邊的學堂要盡快開起來。因此,原來的一到六期的數學需要重新印幾本,送過去。”
“無需你提醒,早安排好了。不過……”鄔九宮接過書,翻了幾頁《立體幾何》,掃了幾眼,合上,將它舉起來,道“這是本新書,里面有些內容可能需要你給講解一下,才能懂。”
林堇沒有推辭,點頭道“你先看著,看完之后,將不懂的標出來,回頭我找時間給你講解一下。至于其他人那里,就需要你來教導了,我沒那么多時間。”
雖然鄔九宮不能說是天才,但是他的天資和悟性確實比較好,又因為出身鹽商之家,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所以,在林堇教的那批學生中,他的表現最為優異,很快就從中脫穎而出。久而久之,漸漸的就變成了由林堇教他一個,然后再由他去教別人的局面。
雖然最開始林堇想改變世界,只是一時心血來潮,如果鄔九宮沒能將鹽商和漕幫整合在一起,那她的想法只是空想,會被丟之腦后不理。但是鄔九宮成功的將鹽商和漕幫握在手里,在有錢又有人的情況下,林堇之前的想法就有了實現的可能,所以她自然要為之努力一番。
在實現目的的道路上,林堇除了拿出能驅使商會為之努力的利益之外,并沒有放過“文化侵略”這一路線。
她深知數學是大多數自然學科的基礎,因此將圖書館里的數學拿出來讓商會傳播開來。
其實在古代,早期,數學的地位曾經和語文一樣,都很重要。
春秋戰國時,掌握著高深的數學知識,所做的東西被儒家視為“奇淫技巧”的墨家是和儒家并稱,都是一時顯學。
西漢的張蒼從龍劉邦,歷經呂后、文帝、景帝,從一名小吏到一國之相,就是因為他的數學知識碾壓同行,因此被冠以“計相”之稱。從他身上,大家看到了學好數學做官的可能性,因此,他校正的《九章算術》成了必學的典籍之一。
其實,哪怕是漢武時期,利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搞得百家凋敝,以致于后世以經史子集經為首,百家諸子的學說散落的散落,遺失的遺失,沒能得到好的傳承,但是因為數學直接用于國計民生,所以之后的一段時間,朝廷和民間一直都有對數學人才的培養。
比如,唐朝的國子監就有算學的設置,其科舉制度還有專門為數學設立的“明算”這一科。
但是到了宋朝,科舉制度雖然得到了大力推廣,但是卻將“明算”這一科目削減掉了。哪怕戶部和欽天監依然需要數學學得好的人才,可是學數學的幾乎沒了上升渠道,在“官本位”思想的影響下,民眾對算學的重視程度就變得越來越低,從學起來不上心,到最后的根本不學。
漸漸的,整個國家的絕大部分文人開始不關心起數學來。在他們看來,數學跟他們沒有半點關系,真要算什么東西,完全可以讓幕僚去算。他們要學習的是怎么搶占道德制高點打出自己的名氣,怎么在宦海沉浮中保證不被沉下去。
在林堇看來,沒了數學,等于一個人瘸了一條腿,縱使之前我們國家領先其他國家,但是對方兩條腿都在,哪怕走的比較慢,終究能追上瘸了腿的我們。就這樣,以致原本曾是老大的我們有一段時間變成了誰都能踩一腳的癟三。
好在,她知道,從現在起,奮起直追,還不算晚。林堇不知道她現在做的這些,能不能避免國家在將來不會上演那一段慘痛的歷史,但是她覺得試一試,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林堇清楚的知道她無法和這個國家勢力最為龐大的文人對抗,所以她很聰明的另辟蹊徑,在推廣數學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