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12年首都的一場大雪成全了滴滴,也成全了程偉。
一場大雪,讓首都的用車成了難題。
打車軟件應運而生,程偉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有時候我也在想,我的命還真挺好的,好多次都差點要死掉了,又被人給拉了回來。”
程偉喝了幾杯紅酒,話匣子也被打開了。
“我記得很清楚,那是11年夏天,那時候我還在阿貍,被公司派去北京出差見客戶。
結果遇上一場秋雨,我在薊門橋打車,從四點半開始打車,一直到五點都沒打到。
好不容易碰到一輛空車,還因為要交接班而拒載。”
“還有一次,我老家的親戚來北京,我們約好了晚上7點在王府井附近吃飯。
親戚5點半打電話說在打車了,結果等到8點又打電話,問我能不能去接他們。
程偉回憶道“當時我就有心創業,正好這兩次的經歷,也讓我意識到出行市場需要一款打車軟件。
后來我和我的老領導一起辭職創業,有了如今的滴滴。”
“程總的敏銳嗅覺,讓人欽佩。”
陳東成舉杯示意,程偉和陳東成碰了碰杯“不敢,我當時也是琢磨了九個月,才狠下心從阿貍走人。”
彭至堅解釋一句“當時程偉離開阿貍的時候,已經是事業部副總經理,前途無量。”
陳東成點頭了然,程偉這就是不甘人下,有野心,有魄力。
“我當初創立滴滴時,身邊絕大多數朋友都是反對的,都說不靠譜。
因為那時候大部分司機連智能手機都沒有,別說安裝打車軟件了。”
“不過正是因為當時的市場基礎不成熟,我才有機會。
一路經過不少磕磕絆絆,也遇到過不少貴人。
張博,藤訊的彭總,當然也包括陳總您。”
程偉語氣誠懇道“只要華信那邊沒有風聲,我立刻接受您的資金。”
這頓飯吃完,陳東成還算滿意,起碼先跟程偉這邊混個臉熟。
……
第二天一早,陳東成就去了滴滴總部。
程偉熱情的帶陳東成參觀公司,然后又把陳東成請到自己的辦公室,泡茶聊天。
“程總,這位是陳總吧?”
聊著天的功夫,門被敲了一下,走進來一個身穿黑色中山裝的中年人。
程偉笑著起身“陳總給你介紹下,這位是我的老領導,也是滴滴的聯合創始人,王綱。”
對這位的大名,陳東成可是如雷貫耳。
可以說滴滴成長到以后的巨頭中,賺得最大的就是王綱。
創業之初投給程偉七十萬,七十萬也就只能在首都買一個廁所。
王綱卻投出滴滴這樣一家公司,當初的投資,換來幾十億的回報。
“你好陳總,昨天程偉回來就一直跟我念叨,說一定要讓我來見見您,沒想到陳總竟然這么年輕,我替滴滴全體員工感謝陳總您的看好。”
王綱說話的語氣不緊不慢,程偉習以為常的把王綱拉到沙發上坐下。
“陳總,華信基金那邊宣布退出了,您還堅持十億美金的估值嗎?”
程偉一上來就給陳東成爆了一個猛料。
華信那邊退出,還是多少讓陳東成有點意外的。
“微弱的心想事成,都已經這么牛逼了?”
陳東成心里嘀咕,表面平淡道“我對滴滴的估值不變,因為我看好程總你,滴滴在你的帶領下打敗快的,甚至擊敗uber。”
“謝謝陳總。”
程偉也松了口氣,總算敲定了c輪的融資。
滴滴的彈藥一下子就充足了,起碼能和快的拼一陣。
“陳總,我這邊資金挺急的,能不能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