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宣讀了先皇封劉瑞為贏邑王,并將贏邑作為封地給了劉瑞的圣旨。劉玨和眾朝臣只知道。贏邑是一個四面環水的地方,平時很少有人踏足此地。劉瑞在那不知先皇上薨逝也是無可厚非的。就是想從其中找出什么毛病,都讓人無從找起。劉玨想著自己的皇位來的也不算是十分的名正言順。自己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劉瑞。現在有父皇給他指定封地,封了王爵。以后就讓他留在封地。也讓自己這個皇上做的,沒了后顧之憂。越想覺著心情越好。坐回龍椅上,道“眾愛卿平身。六弟,既然是父皇派你去的贏邑,你沒趕上父皇的喪儀,情有可原。你這次回京,先去皇陵祭拜,以告慰父皇在天之靈。”
劉瑞躬身應“是”。又道“還有一道是我臨走前,先皇給我的賜婚圣旨,先皇說,等我年后回來,就讓內務府給我籌辦婚禮。沒想到一回來,父皇去了,我現在也要將這道先皇圣旨呈給皇上。”
劉玨道“你確實不小了。應該娶妃了。你以后呆在贏邑,應該有個人伺候你的起居。可你至今沒有娶個正妃或側妃,父皇為你考慮的周到。既然父皇為你選好了人選。那你也無需再等三年守孝期滿,那時你年齡太大了。就在這百天孝期內成親吧。這樣也不算違了祖制。父皇不在了,朕替你做主,完成父皇的心愿。朕下旨讓內務府在這十天內,為你籌辦婚禮的一切事宜,雖然倉促了一些,好在你成完親后就要返回贏邑,我想你也不會介意的。這期間不耽誤你去祭拜皇陵,這樣兩下不耽誤。等你祭拜完皇陵,內務府也籌備的差不多了。你即刻成婚。婚后可以帶著你的王妃一起去贏邑,如果他的家人同意,也可以帶著她的家人一同前往。這樣有了她和她的家人照顧,不至于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在那里。”
劉瑞又躬身行了一禮,道“多謝皇上體恤臣弟。臣弟的婚事有勞皇上了,就按皇上說的辦。成婚后,臣弟會帶著她和她家人一起去贏邑。臣弟還有一件事要求皇上”
劉玨道“說吧,還有什么事。”
劉瑞躬身道“臣弟這次去贏邑也想帶上賢妃娘娘,她雖然不是臣弟的生母,但她對臣弟有養育之恩。望皇上恩準”。
現在劉玨心情特別好,想著這個六弟,從小就心事深沉。小小年紀就能隱藏鋒芒。若不是在北地,他為保家國,不得不嶄露頭角。自己到現在都會認為他是一個無所作為的無能之輩。既然這個強有力的對手,去了贏邑后。不再成為自己的對手。別說讓賢妃跟著去這點小事,就是他提再難的要求自己都會答應的。想到這兒,道“好,朕答應你。你初到贏邑,人生地不熟。當地人恐怕一時半刻,不好管理,你舅父魏世斌做了好多年吏部尚書。精通官員調派。不如派他也一起去幫助你管理。還有魏林和鄭功明,從小和你一起長大。也可以和你一起去那里。你們年紀相仿。也有個說話的。遇到事也可以有人商量。他們可以帶家眷,隨你一同去。”
劉瑞跪下叩頭道“多謝皇上體恤臣弟。臣弟不勝感激。臣弟出發時會帶上他們一起走。”
劉玨道“贏邑是你的封地。今后你要一直待著的地方,有親人在你身邊,你不至于感覺孤單。這也是我作為兄長。能為你想到的。因為朕知道,皇室祖訓是藩王無召不得踏出自己的封地,所以為兄也不敢違了祖制,只能盡微薄之力,幫你解決一些后顧之憂。希望你以后安心再贏邑生活。”
劉瑞道“臣弟會謹遵祖制行事,望皇上放心”。
劉玨見自己想說的心理話,都當著大臣的面說出來了。雖然明著沒說讓他禁足在封地,可自己已經搬出祖制,告訴他,無召不許出封地。也等于告訴他,不得離開封地。他回來晚自己沒有治他的罪。顯出了自己寬容的一面,又不費吹灰之力的把他困在了封地,越想越覺著哪都順心。忽然想起什么?問道“不知父皇給你選的是哪位大臣家的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