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齊一路攻城略地。遼國的軍隊已是人困馬乏。占領京城后,耶律齊命令部隊不再前進。就地休息整頓。自己和幾個將軍,再進一步討論東`西、南,在朝哪一個方向進軍。幾番討論,爭執(zhí)不下。前沿的暗探回來稟報。各路都有兵馬向京城靠近。南軍離京城最近。已在百里外安營扎寨。其余兩路人馬也在向京城靠攏。最后,耶律齊和部將商議決定,不再繼續(xù)向前推進。以城墻做為屏障,守住京城。
再說高振和高云飛兩路人馬會合,身邊帶著皇子、公主。原地休息,不在前進,高振認為,現(xiàn)在皇上已死,自己的軍隊獨自和遼國作戰(zhàn)。定會有很大的損失。以后再無力同另兩方軍隊抗衡。最后得利的,應該是另兩方人馬。皇位最后歸于誰家還不一定,只有保全自己的實力,將來才有話語權,所以決定按兵不動。等待安國公鄭濤和驃騎將軍張強的兩隊人馬到來,在商議下一步該怎么辦。兩天后,安國公鄭濤和張強的軍隊前后腳到了。三方首領坐到了一處。
三方商談認為,皇上不在了,現(xiàn)在還是劉家江山,兩個皇子年幼做不了主,只有將另兩位王爺全部找來商談才是正理。
劉瑞接到了信使帶來的信,才知道京城已經(jīng)被攻破,皇上被殺。三路軍馬各懷心事,停滯不前。立時讓鄭功明去點齊了六千人準備隨他出發(fā),其余四千人留下保衛(wèi)贏邑,各縣、府、州駐扎的人馬不動,等待不時之需。劉瑞安排完,回宮和幸兒辭行。
幸兒聽說京城失守,皇宮被占。執(zhí)意要跟著劉瑞一起去。劉瑞道“此去吉兇未卜,前方打仗很危險,帶著你一個女人很不方便。”
幸兒道“你知道我跟著有時也有用處。暨遠縣城如果沒有我,不會等到援軍來。我多少也看過一些兵書。你用兵作戰(zhàn)真刀實槍的跟他們打。遇到困難時,我會出一些詭譎的用兵之道。”
劉瑞想起幾年前兩國交戰(zhàn),她確實出了不少力。想了一會道“既然你執(zhí)意要去,你可以跟著。但你必須在最安全的地方呆著,不許靠近前沿。而且你要易容的讓人看不出來你是誰。我會多派人手來保護你的。”
幸兒見他答應自己跟著。他說什么都答應。劉瑞看著滿臉興奮的幸兒道“你一定要跟著我去。是不是還想回京城見你的父母和兄弟?”
幸兒道“當然了。我都兩年沒有回去了。我每次要回去,你都說海上太危險。有這次機會。我肯定不能錯過。”
劉瑞道“好啦,這次一定讓你見到你的父母。你快準備準備吧。我們馬上就出發(fā)了。”
劉瑞到達高振處時,劉珣早一天也到了。幸兒扮成近身侍衛(wèi)留在劉瑞的營帳中。高振只召集了劉瑞、劉洵、鄭濤、張強五人商討,其余人都遠離軍帳站著。
幾人先就是否擁立新君一事討論,劉瑞拿出先皇的遺旨,眾人均跪下接旨。劉瑞將先皇遺旨讓鄭濤宣讀,旨意是先皇傳位給劉瑞。等鄭濤宣讀完圣旨。高振首先質疑道“若先皇給了王爺,繼承皇位的圣旨。為什么先皇去世后,王爺回京時沒有將圣旨拿出來,繼承皇位。而在這個時候,才拿出來。”
劉瑞道“附帶圣旨的還有先皇的親筆書信。”說完將書信從懷中掏出,眾人傳看,只見上面寫著若新皇是有道明君。你就留在贏邑過你安心的日子,若新皇是無道昏君。立刻取而代之。晉國交到你手上我放心,治理晉國很累,朕雖不忍你終生如朕一樣操勞。但新君不仁不義,昏庸無道。也只能由你來代勞,不管怎樣,定要保住我劉氏江山。
眾人看完,都覺皇上過于偏心。高振道“王爺雖然有先皇的圣旨,肯定認為四哥兒還算是個明君。既然四哥兒是皇上,那這一任的皇上就應該由四哥兒的長子昊然繼任,現(xiàn)在昊然還小,繼位了也不能算是昏君。所以王爺暫時還不能取代。”
眾人聽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劉瑞沒有說話。鄭濤道“如果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