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聽他如此說,出班道:“史大人此言不妥,淑妃娘娘的德才,京城貴女中無人能比。三年前的晉遼兩國交戰中,是她出的偏方治好了高云飛的病,救了他一命,至使晉軍不至于剛和遼國開戰就失主帥,而使群龍無首。”
沒等高振說完,史經法道:“就因為淑妃娘娘救過高將軍,而使高老將軍向著淑妃娘娘說話?”
高振道:“非也,淑妃豈止是救犬子一條性命,而是在那時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她的偏方救下了幾千個兵士的性命。當時參戰的兵士都可以作證。還不止這些,當時暨遠縣城眼看就要失守,是她出謀劃策,用火油擊退遼軍,又出主意讓遼軍火燒守城軍士的計劃失敗,保住了暨遠縣城,等到援軍到來。如果當時暨遠縣城保不住,遼國軍隊一路乘勝攻城略地,我們不知會有多少城池失守,多少百姓慘遭屠殺。當時我呈給老先皇的奏報中就說了此事,老先皇為表彰她的功績,才封她為齊王側妃,這樣有功于社稷之人,在場的各位男兒能有幾人能比?如此德才兼備之人,哪位世家貴女能比?在她出嫁之前,先皇也因她于社稷有功,又封她做鄉主,只比親王郡主低一級,又是哪家貴女可比”。史經法聽聞此話,覺得自己不了解情況就反對,這樣的材能,那些閨閣貴女真的不能比,連自己同她比都自慚形穢,兩位先皇都推崇備至的人,自己還有什么可反對的,只得施禮退了回去。
聽聞此言,下面一片嘩然。議論聲不絕于耳。
劉瑞抬手示意下面肅靜,底下的大臣立時靜聲,劉瑞道:“晉淑妃為皇后,是朕深思熟慮后的結果。這事就這么定了。”
幸兒去贏邑時兩年沒見家人,收復京城后匆匆見家人一面又走了,現在已過去九個月了,李家雖然想女兒,無處問詢,只有明誠求見過皇上,想問一問幸兒情況,皇上并未招見,李家人每日都盼著宮里能派人來,召他們入宮見見幸兒,可左等右等都沒有消息。李家人體會到了什么是一入宮門深似海。李家人正無奈呢,聽說高皇后犯了錯,被降為妃,李家立刻又為自家女兒擔心起來。過個兩個月,又傳出李明月晉升為皇后。又傳出她已生子,取名劉昊宇,被封了恭王。李家人都疑惑,自家女兒從懷孕到生產,都沒有讓家人進宮看護。今天李家人等來了李景順被皇上封為承恩公的旨意,白鳳錦也被封為誥命夫人。李家人也終于等來了宮中傳出的詔書,詔白鳳錦和白老娘、宋玉娘、高長眉、季華韻入宮晉見。
白鳳錦穿著誥命服飾和兒媳季華韻坐馬車去接嫂子高長眉一起走,高長眉沒有品級,能夠進皇宮開開眼界,是她這輩子都沒想到的,懷著忐忑的心情,讓三個兒媳給她好好打扮,別讓人看了笑話去。大兒媳暗想自己當初多虧聽大郎的話,跟幸兒關系處的好,沒有和其他幾人一樣刁難過幸兒。陳靜茹和范靜的心就忐忑多了,給高夫人打扮的同時,還不時請高夫人替她們為當初刁難幸兒的事,多向幸兒解釋解釋,可別著了皇后娘娘的記恨。兩人想起自己笑話幸兒從小地方來的,不懂規矩。現在自己才是那個最好笑的人,那么尊大佛生生讓自己給得罪了。高夫人倒說:“皇后娘娘是高高在上的人,是我們這樣人家可望不可及的人,雖然她是侄女,我們見了皇后娘娘還是要磕頭的,現在她是君,那么尊貴的人,記不記得起你們還不一定。”
詔白鳳錦等人入宮不久,幸兒又抱著孩子回了李家看李老太爺,李家自老太爺為首的一幫男人迎在門口,見幸兒下了鳳輦,都跪下叩頭,幸兒忙扶起李老太爺,同時讓父親及眾人平身,不用多禮。親手扶著老太爺去了前廳坐下,讓乳母抱過孩子給老太爺及父親等人看。寒暄了一段時間。又去后院,見了母親。
現在李家子孫經商的同時,從小都被要求讀書科舉,實在不是讀書料的,才允許經商,李家也從此脫離了商籍。幾代中都有考上科舉入世的,李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