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小二爺怒氣沖天地離開后,便徑直去了后院審訊處。
聽聞?wù)谐隽思?xì)作,二爺這兩日皆在后院審訊。然寨中長者皆不許年輕人摻和劫殺之事,因此小二爺雖至門前,卻不可入而觀之,只得在院外的柳樹下候著。
今日乃元宵,未出正旦,柳樹仍無發(fā)芽跡象,光禿禿的枝條垂在地上,和著寒風(fēng),很是凄涼,而樹底下蹲著的小二爺則更顯落魄。
雖則小二爺平日里囂張肆意得很,然一念及其母便會(huì)萎靡不已,只因其從未見過。聽聞其母不喜二爺山匪出身,待小二爺一出生便消失無蹤,亦有人言她此去追求榮華富貴。
然終非善事事,更不光彩。
是以二爺從不許旁人提及此事?;蛟S正是因此,二爺還不許小二爺摻和清風(fēng)寨中拼殺劫財(cái)之事。然二爺自小便受千嬌萬寵,平日里除去讀書寫字,便是聽山寨的婦人們八卦,經(jīng)口口相傳,往事總能知曉一星半點(diǎn)。
正巧前些時(shí)日忽聽人說起,若他再這般頑劣,二爺會(huì)給他找個(gè)后娘。小二爺張揚(yáng)恣意,心無所懼,卻最忌諱此事。當(dāng)即將言事之人痛揍一番,然此事卻不可忽略——山寨中覬覦二爺之人著實(shí)不少。
又聞二爺這兩日劫貨之時(shí)未起殺意,而將人帶回山寨。其人驚艷絕倫,二爺將之藏于偏院,更不許旁人接觸!
小二爺一聽,頓時(shí)便怒意沖天,隨即火急火燎地趕去捉奸。
誰承想竟是個(gè)活生生的公子哥!然后爹亦不是他能接受的,自然要找二爺算賬!
只可惜今日雖有冬日暖陽,卻無微風(fēng)和煦,反是寒風(fēng)將小二爺好一頓吹,他不免罵罵咧咧,又踹兩腳柳樹,埋怨報(bào)信的人太慢,來的人也太慢。
只嘆老樹穩(wěn)如泰山,卻可憐了他的腳。
在他罵得面紅耳赤之后,院門終于打開。二爺仍是一副書生和氣的模樣,見自家兒子臉頰泛紅,不免心疼,連忙上前將人拉住。
“元寶,這是怎么了?急匆匆地讓我來。”
“別叫我元寶!”小二爺推了他一把,頓時(shí)委屈起來。
二爺不明所以,一面攬著他,一面朝隨從示意。
隨從怎敢將小二爺去見俘虜之事說出來,便只得搖頭裝作不知。
小孩子心性,常鬧脾氣。二爺亦是知曉,因此并不盤問,只輕聲細(xì)語地哄著他,拉著人往前院走。以往只要如此便奏效,然今日小二爺并不情愿。
他甩開手,繃著臉站在一旁,“你先說,你做了什么好事?”
二爺更是糊涂,見他態(tài)度很是強(qiáng)硬,便忍不住問,“元寶,這究竟怎么了?你倒與為父說個(gè)明白,不然我怎知錯(cuò)在何處?”
小二爺冷笑一聲,“你既要我說個(gè)明白,那我便與你說!”
見二爺一副洗耳恭聽地樣子,神情更加不悅,“你前兩日是不是帶了人回來?還不人看,你是不是要跟他在一起,打算讓人做我后爹?”
“什么?”二爺越聽越糊涂,神情更是懵懂。
而聽聞此言的隨從則是大氣不敢出,悄無聲息地遠(yuǎn)離戰(zhàn)場,生恐在此遭受池魚之災(zāi)。
“你別給我裝模作樣!這寨子里的人都知曉此事,你前兩日劫了商隊(duì),卻未將人殺掉,反而帶回山寨。”小二爺瞇了眼,深以為自己料事如神,“你定是見人美貌,起了色心!”
二爺終于聽清楚了來龍去脈,卻也哭笑不得,“此事是從何處聽來的?簡直荒唐!再說,對方可是男兒身!”
“那又如何?”小二爺并不信他的一面之詞,“我聽說此人貌美如花,更勝女子。否則你何必將人帶回來?”
“簡直胡言亂語!”二爺臉上帶了些許惱意,心道別讓他知曉是誰在元寶面前胡說,定然饒不了對方。
又向小二爺解釋,“我?guī)嘶貋碜允怯杏玫?,你且別聽人亂說。”
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