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嚴大學士死后,譚正失蹤,靠山王府失勢,王景隆身死。一時間京城大權獨攬皇上一人手中,贏夫權勢無雙,即便是當初贏勝鼎盛時期,也絕沒有這么舒服。
大權在握的贏夫勵精圖治,凡事身必躬親,處事有方,賞罰有度,朝中上下無不稱贊。內閣空出三位大學士之位,眾官員亦是一時奮發圖強,個個都一把年紀了卻跟打了雞血一般,每日分外的忙碌,誰都以為自己有三分機會。
京城一片欣欣向榮之際,大雪關外二十萬遼東軍已經到達建安城,開始逐漸進入大秦。金陵吳王李秀秀整兵八萬,不明所以的彭文杰嚴密監視的同時火速差人向京城送信。李中書接待真理教使臣,遣人護送入京。
遠在云貴之地的洛水,王府之中剛剛又舉辦完一次大婚,這已經是洛水的第二十三位王妃。
那年堪堪及冠的洛水封王長陵,封地又大又窮,俱是山區土著,僅僅帶兵便帶去十萬之多,到了地方之后便開始大肆娶親。
云貴之地與南詔相鄰,之前更是南詔國土,自唐起歸順中原,后建大理國。
戰亂之時大理亡國,遇上兵鋒正盛的大秦,歸降之后封爵近二十人,與洛水共同治理云貴。要不然年紀輕輕的洛水哪里治理的過來。
當時原本計劃只是讓洛水過去成個親,云貴之地土著眾多,各族零零散散竟有七八十之多,有的相鄰兩寨明明同出一源,交好百年之久,偏偏還是得分為兩族,可憐又年幼的洛水就淪為了政治婚姻的工具來為大秦鞏固長陵。
云貴之所以叫長陵,是為了示好原大理國宗親,意為這里世世代代長長久久皆是大理皇族宗族埋葬之地,大理皇族尤其重視這點。
娶了媳婦的洛水本來就要回京,后來因為大理皇族之中有不臣之人看洛水年幼心生歹念,大秦雄兵的刀劍自然教了他們做人。
贏勝也怒了,差遣大批猛將謀士入長陵輔佐洛水,這其中便有當時一樣剛剛及冠便名聲響徹國子監的寒門學子徐子卿。
徐子卿出身卑微,說好聽點乃是吃百家飯長大成人,其實就是要飯出身。
后因經常在私塾外偷偷聽講,被私塾先生所喜。那私塾先生原本看似普普通通,后來徐子卿方知自家先生通天徹地之能,在先生的安排下入京趕考。
大秦開國恩科,徐子卿金榜題名入了國子監,一手棋藝當時便下遍京城國手。
國子監學子入長陵,贏勝欽點徐子卿為首。后更在洛水帳下大方放光彩,世人多知洛水少年英才,文武雙全,治理長陵井井有條,卻少有人知一半出自徐子卿手筆。
這位大才子似乎被世人遺忘一般,只有愛棋之人知道,那遠在云貴邊疆,有這么一位青衫公子,舉國無敵,但有不服者,千里去戰,歸來之后皆是心服口服。
又因洛水與徐子卿兩人皆是頗有古風的清瘦男子,長相讓人驚為天人的同時幾乎難辨雌雄,所以二人在坊間也有著眾多傳聞。
許是在年紀尚小之時,與楊孝嚴這幫人待的多了,對于男女之事洛水其實當真有些抵觸,似是個被寵壞了的小公主一般,倒是當真與眾多嬪妃少有往來。
世人有人說洛水怎會有那龍陽之好?那王府有那么多的嬪妃?這么說之人,你來看看洛水這府中王妃。
那看起來堪稱肉山的族長之女,那二十多位嬪妃最少說十種族語口音,就算后來學會了大秦官話,可是洛水著實喜歡不起來。
但是話說回來,洛水與徐子卿也是清清白白,倒是沒有世人想的那么齷齪。倆人更像是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
洛水王府之中,徐子卿正端著一碗清粥推開一扇房門,房門之內床榻之上坐起一人,裸著上身眼上纏著紗布,身上斑駁的燙傷痕跡似乎剛剛結痂,那臉龐毀容之前必然非常俊朗。
“公子,吃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