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開那軍令,杜甫立刻認出了這是贏夫的字跡,他是皇上的伴讀郎,這天下比他更熟悉贏夫字跡的,可能只有趙小飛了。
看完軍令上的內容,杜甫摸了摸下巴,看了看一臉期待的劉飛鵬,尷尬道:“劉大人,這軍令倒是不假,可是我杜家別說二十萬兩,十萬兩我也拿不出來啊,這首先家父尚在,家里的事兒輪不到我做主,支用個幾千兩便頂天了,再一個這么多錢,我杜家砸鍋賣鐵才湊的出來啊.......”
劉飛鵬盯著杜甫看了半天,確定對方沒有說謊,他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是他想的太簡單了,河東要是有這么一個富可敵國的杜家,他該知道的才對。
抱著最后一絲希望,他問道:“那李白呢?他去哪了?追他回來來不來得及?”
杜甫尷尬的看了看他:“劉大人,您怕是太忙了不怎么關注文壇吧?李兄向來有多少錢花多少錢,昨晚還把我身上僅有的幾千兩銀子借去了,您找他?最多也就把我借他那幾千兩要過來。”
這下可把劉飛鵬氣的夠嗆,合著你倆成天拽的跟二五八萬似的,兜里還沒我富裕?我這么有錢都不敢在外面裝富二代,你倆怎么就敢呢?
杜甫也是冤枉啊,他平日里低調的很,這出風頭的事兒都是李白干的,他負掏錢就好了,這粉絲為偶像的一切消費買單,無論到了什么時候都是這樣的啊。
“不過劉大人,你別急。”杜甫勸道。
劉飛鵬哪里有心情跟他繼續閑聊,隨口說道:“我如何能不著急?”說著就起身要走,準備再去別處想想辦法。
“劉大人,你聽我說完啊,這事兒有緩。”杜甫起身攔著劉飛鵬說道。
對方轉過身來看著他,一臉的不明所以,不過看著杜甫鄭重其事的樣子,還是再次坐了下來。
“你聽我說,這事兒肯定是遼王的主意,皇上辦事肯定不是這么個章程。”杜甫坐下說道:“按我對皇上的了解,他肯定會先寫信回去跟譚閣老商量,這之后才由內閣擬定章程,但是這次直接一道軍令繞過內閣給你,還寫明糧草自籌,這你還看不懂嗎?”
劉飛鵬瞅了瞅那張軍令,思索一番道:“你是說?吐蕃內部空虛?”
“這只是其一。”杜甫伸出一根手指道:“這里面一共有三條信息,第一,正如你所說,皇上跟遼王目前肯定在邊關,確定了吐蕃內部空虛。第二,此事刻不容緩,而且朝廷拿不出錢糧,所以繞過內閣直接給你下令,還讓你自籌糧草。第三,最重要的就是這第三,雖然皇上沒明說,但是這一仗,輸贏在你,賺還是賠也在你。若是吐蕃當真內部空虛,這一趟下來怎么不得帶回來個幾十萬兩的金銀戰獲?到時候只要保證朝廷也有的賺,剩下的不都是大人你的嗎?”
劉飛鵬點了點頭,他剛才只當軍情緊急,著急籌措糧草的事情,卻忘了仔細思索,為何突然讓自己出兵吐蕃。
現在想想,肯定不會是為了圍魏救趙,這次出征大秦與遼東精銳盡出,就算贏不了,自保也綽綽有余,而且就算真出事兒了,自己這又籌糧又整軍的,最快也得一個月才能出征,到那時候什么都完了。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吐蕃內部空虛,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只可能有一個,那就是吐蕃的青壯都被抽調到前線打仗去了。
這種情況原本是不可能出現的,吐蕃人又不時傻子,但是現在吐蕃是匈奴說了算,那就正常了,匈奴人才不在乎吐蕃人的死活呢。
而且都說蜀地易守難攻,那吐蕃何嘗不是,不說藏都了,就是這蜀中,往吐蕃走一走,不用出蜀就能感覺到那種喘不上氣的感覺。
據說這是藏都那一座叫做達拉神宮的建筑所產生的威壓,保佑整個吐蕃不被外族侵犯的,期初別說他劉飛鵬了,整個大秦都信以為真,若是有不信的,讓他自己去走一遭也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