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友珪回到洛陽之時,街頭巷議,都是這幾日朱友珪覆滅天師府這股敢于忤逆大梁皇帝朱溫邪惡勢力。
大梁初定,雖說沒有統一全國,卻也是藩鎮勢力中最強的。而如今天師府成為廢墟正是最好的殺雞儆猴。
皇宮之中,百官云集。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就連大梁皇帝朱溫也不例外,一國如果沒有太子,那這個國家注定危機四伏,人心惶惶。
而今天的主角之一便是朱友珪,大梁皇帝的第二子,經過宮外宮內的層層侍衛,以及一具鮮血淋漓的尸骸,朱友珪進入了大殿之中。
在這一剎那,宮殿之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一步一步。眾人面上表情各異。
但總的來說,他們都是面帶微笑的,像極了隔壁家的老爺爺,和藹可親,朱友珪也朝著人們還以微笑。
殿中之人都是天底下最為頂尖的一群人,也因此。他們的心思并非常人所能難以揣測的,說不定你當面殺了他們全家,他們還能笑容滿面的看著你。
歷史上,大部分權臣,都可以說是一部《演員的自我修養》。
“兒臣參見父王。”那長長的道路,終究有走完的時刻,朱友珪來到皇座十米之外,俯首一禮。
“起來吧!”朱溫看了朱友珪一眼,點點頭,不在言語。語氣十分淡漠,但其中又夾雜著一絲異樣的情緒。
這絲異樣情緒被少數人捕捉到了,有人驚詫、有人欣喜、有人辛災樂貨、有人在心中暗暗計較、有人卻是心如刀絞。
不同人有不同的見解與理解……
“多謝父王。”朱友珪再次俯禮,回到了自己該站的行列之中,默默不語。
朱友珪今天的出現雖說是一個變數,但聽朱溫的意思,是要留到最后。自然群臣的目光從朱友珪身上轉移到了臺階之上的一具殘骸。
這具尸骸是左丞相的殘骸,也就是不久前朱溫稱帝,賞賜給背主求榮的前唐中郎將兼中樞大人斐樞官職。
斐樞可以說是一眾前唐舊臣中混的最好的一位,而如今這具的出現,無疑讓朝廷眾多前朝舊臣的心猛然一緊,似乎想明白了什么。
朱友珪自然知道是朱溫要過上屋抽梯了,只不過這房子都些奢華,他們摔下來可不止斷手斷腳那么簡單,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粉身碎骨。
雖說朱友珪一直將重心放在自己修煉上,但朝廷之上的事情,他還是了解一些的。
將斐樞的尸首放置門外,就是朱溫謀略,而它所表現出來的含義就是說今后在汴梁,這些前唐重臣永遠不會再有出頭之日,更別說背叛梁帝朱溫的機會了。
正當朝廷眾臣思緒萬千時,一聲哀叫忽然從汴梁宮門口傳來,眾人目光隨之看去,只見濟陰府管家跟在大將廖寧身后哭訴而至,手中抱著一幾位寒酸的靈位,上面赫然刻著“濟陰王”三字,滿朝文臣皆驚如晴天霹靂。
朱友珪看了他一眼,便將目光收了回來,斬草除根,這就要看歷代皇帝的容量如何了。至少朱溫是不太可能皇帝肚里能撐船的。
在朱溫登基之日,朱友珪就得到消息,這位仁厚的大梁皇帝便派上將廖寧去了濟寧,勸說昭宗自縊而亡。
于是在百官面前,便出現了眼前這一幕,朱溫站起身來,強忍著悲切之情,假惺惺嗚呼嘆道“濟陰王讓位與朕,想不到天命不遠矣,奉吾命,追封濟陰王為唐哀皇帝,身后子嗣皆可入仕。”
如今在洛陽城中,誰人不知唐氏皇親命脈如今盡在朱溫手中,但朝廷眾臣皆是跪倒在地,大聲喊道“吾皇寬厚仁愛,萬歲萬歲萬萬歲!!”
“恩,都起來吧。”朱溫淡淡點頭,一改之前那副哀疼欲絕的模樣,坐回到那個金光燦燦的皇座上。
隨著一眾大臣站起身來,看到他們那震恐不已的臉色,朱溫滿意的點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