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看著陶寧的笑,愣愣地失神了片刻,華妃娘娘笑起來可真好看啊。
陶寧不知道該和女主說些什么,眼尖地看到前面的皇后已經進了涼亭,于是先提出告辭,“大家都去了亭子里,咱們也快些吧。”
甄嬛回過神來的時候,陶寧已經走遠了幾步,一旁的浣碧十分不解,“你干嘛同華妃說那么久,她都不領情。”
甄嬛笑了笑,“我自有打算。”
話罷,她抬腿朝涼亭走去。
一行人進了涼亭,宮女們已經擺好了茶點,在此稍作休憩。
皇后提議道,“不若姐妹們來對詩吧,也不算辜負了這美景。”
其他人紛紛附和道,“好啊。”
唯獨陶寧皺了皺眉,對詩?讓她背詩還成,對詩?下輩子吧。
不管陶寧怎么想,對詩已經開始了。
這種事情,自然是從新入宮的小輩開始,一群小姑娘嘰嘰喳喳就念出了好些詩詞,你一句我一句,不但有古人的詩詞,還有原創,對得工整。
陶寧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人家玩的游戲也如此高雅,這沒點兒文化還真干不了這件事。
聽著聽著,陶寧就開始犯困了,她偷偷打了個哈欠,卻還是讓一旁的皇后注意到了。
皇后笑意吟吟,“華妃妹妹可是已經想好了?那這下句便讓華妃妹妹來對吧。”
冷不丁被cue的陶寧有一瞬間的懵逼,什么?她都不知道上句是什么好嗎?
恰巧這上句的提出者是甄嬛,見皇后娘娘讓華妃娘娘來回答,心里有些激動,又把上局重復了一遍,“娘娘,這上句詩是山外青山樓外樓。”
此刻的陶寧像極了在語文課上突然被抽查背誦的學生,覺得這句詩格外耳熟,就是想不起來下句是什么。
她微微皺眉,腦海里只有鬼畜的下句,脫口而出,“打一巴掌揉三揉。”
亭子里瞬間寂靜了幾秒。
原本等著夸贊一波陶寧的各宮妃子,默默把彩虹屁憋了回去。
顯然,甄嬛也愣了一下,不過粉絲濾鏡還是讓她選擇原諒,“華妃娘娘這下半句雖在文采上稍稍欠佳,但平仄對得工整,又通俗易懂,也稱得上妙啊。”
此話一出,眾人立刻附和道,“對啊對啊。”
陶寧:“……”
不過這對詩倒讓陶寧覺得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她在這里把暗語的上半句拋出來,動員宮里所有人來對下句,只要顧印年在宮里,總會有找到他的時候。
陶寧厚臉皮地接受了甄嬛的贊賞,勾勾唇角,“本宮這里倒是有一上句,誰若是能對出下句,來翊坤宮領賞即可。”
皇后來了興致,倒不是為了賞賜,她是皇后,那些賞賜她才不缺,她感興趣的是能讓華妃破費的對子到底是什么。
“哦?妹妹且說來聽聽。”
陶寧笑了笑,“這上半句是,奇變偶不變。”
此話一出,無人上前應對。
奇變偶不變?這句子倒是新奇的很,從未聽說過啊。
陶寧清了清嗓子,“不論是主子,下人,只要是這宮里人,誰對出來了,來我面前討賞便是。”
陶寧仔細留意著周邊的侍衛,甚至是太監,但沒有一個人上前應對。
難不成顧印年不在這里?
正當這時,甄嬛站了起來,她眉頭微皺,“娘娘,這下句莫不是……符號看象限?”
陶寧瞳孔地震,難道甄嬛就是顧印年?!
她穩住心神,“你如何得知?”
甄嬛眉頭微皺,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知道的,就是突然間蹦出來了這句話。
看著甄嬛的模樣,陶寧深吸了一口氣,莫慌,待她再試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