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暢談一直進行了2個多小時,康云翔的胳膊差點沒累骨折。談話進行到最后,林孝言將自己目前整理好的歌曲筆記本從背包里拿出來,讓康云翔觀摩了一番,以加深原創音樂人的身份。
康云翔逐字逐句的翻看了一遍筆記本,由衷的敬佩道“雖然我不懂樂譜,可是看著歌詞,還是能感覺到這筆記本里的歌曲,都很出色!”
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是因為他的不可復制性。康云翔在他多年的記者生涯中,不是沒見過驚才艷艷的詞曲作家,可像林孝言這樣年級輕輕,便樣樣精通的少年英才,那是絕無僅有。
林孝言拿起桌上續了不知幾杯的咖啡,抿了一口后,客氣的說道“康先生客氣了,對了,康先生!不知你們《東方日報》上是否也連載小說?對小說的選材是否有要求?”
“哦?林先生也有寫小說么?”
康云翔詫異的問道。
“確實寫了一部科幻小說,已經攢了40萬字了,預估在80萬字左右完稿。”
“我們《東方日報》確實也有刊登小說的版面,不知是什么類型的科幻小說,跟睨匡的《衛斯理》相比如何?”
這個年代的香江,乃至今后的香江,一直都是科幻界的沙漠,現在最出名的科幻小說,正是睨匡在《明白》上刊登的《衛斯理》。《明報》如今能穩坐香江第一報紙的名頭,除了公正公平的新聞立場外,前有琻庸的武俠,后有睨匡的《衛斯理》,他們二人功不可沒。
睨匡?《衛斯理》?快別逗了!拿著外星人的皮裝科幻故事,怎么可能跟林孝言抄寫的核彈級科幻巨作相比。再說,前世對于睨匡一家的黑資料到處都是,全家都是白眼狼,再有才華又能如何?
“具體質量我不好做對比,我并沒有看過睨匡先生的作品,我只看過琻庸先生的作品。以我的筆力,跟琻庸先生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康云翔聞言,捕捉到剛剛一瞬間,林孝言眼中由不屑一顧到尊崇有加的轉變,頓時心里有了底。
所謂文人相輕,林孝言既然看不上睨匡的作品,卻又對琻庸先生的作品推崇備至,那自然就是對自己的作品有著極大的信心。再加上親眼見過林孝言在歌詞之上的獨到之處,康云翔心中便有了主意。
“如果信得過我的話,林先生你可以將小說的手稿交給我,由我帶回報社交給總編,由他親自審核一下你的科幻大作!”
“當然沒有問題,不過小說手稿我并沒有戴在身上,還需要康先生隨我回家取一下。”
“當然沒問題,正好時間不早了,我們現在就出發吧。今晚我還要盡快趕稿,將你的事跡刊登在明天《東方日報》的頭版頭條上,到時候你可別忘了記得買一份報紙觀看。”
“哈哈!正所謂山水有相逢,孝言必不會忘記康先生今日的提攜,日后必有厚報!”
二人相視一笑,互相握了握手,啟程前往林孝言家中,取小說原稿而去。
當來到林孝言居住的深水埗以后,看到家中的清貧情況,康云翔更是對林孝言所講深信不疑。互相留下聯系方式以后,帶上小說原稿,告辭而去。
林孝言目送著康云翔上車離去,一點都不擔心他坑了自己的小說手稿。可以用錢來試探一個人是否值得交朋友,對于來到這個時代以來,深入接觸的第二個人,林孝言感覺太劃算了!
林孝言還有一個最大的依仗,他不信此時的香江有誰可以續寫出那本書的后續,康云翔就算坑了小說前半部也沒用!
感覺離出頭之日越來越近的林孝言哼著小調,背著手樂呵呵轉身朝樓上走去。
在剛要拐到樓梯口上樓的時候,冷不防從拐角處竄出來位長發飄飄,一身白色連體裙校服的妙齡女子,一頭撞進林孝言的懷里。
在力的相互作用下,少女猛的往后一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