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郡,這片韓國的土地上生活著的百姓,卻用上了秦語,這是秦國的命令,自從接受了一王天下的理念之后,秦國在新占地區施行溫和的懷柔政策,其中包括鼓勵當地百姓學習秦國的風格,穿秦國的衣裳,說秦國的語言,做的出色的是可以得到獎賞的,優先錄取那些精通秦語的人進入學室里學習。
為了消除當地百姓的抵觸心理,秦國下令官吏不得區別對待被攻占地區的百姓,并且還挑選了一批可靠的年輕人,讓他們學習秦國的律法,來擔任本地的官吏,他們收走了貴者的土地,將貴者的奴隸分給有功勞的將士,將當地的土地重新分配,給與那些沒有耕地,依附在貴者周圍的底層百姓。
馬服君曾告訴秦王,只要讓被攻占地區的百姓過得更好,讓更多人享受到秦國的福利,秦國才能真正的一王天下。秦王能做到一視同仁,他沒有再像從前那樣逼迫當地的百姓遷徙,甚至都沒有高額的向他們征收稅賦,破天荒的減少了他們的徭役和稅收,上黨的百姓,還真的過上了比作韓人時更好的生活。
可是這樣的辦法,顯然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秦國原先的戰爭,是通過用被征服地區的物資來獎賞作戰的士卒來完成的,因為這樣的辦法,秦國的士卒驍勇善戰,也渴望作戰,因為秦王會將他們所攻下的地方的物資財富拿出來獎賞給他們,增加他們的爵位,給與他們相匹配的奴隸來為他們耕作。
而如今,秦國要一視同仁,這獎賞自然是有些不足夠了,范雎為秦王提供的建議是:用那些大貴族,富戶的家產來賞賜將士,如果這還是不夠用,那就減少作戰士卒的數量,開墾更多的荒地....好處當然是更多的,自從秦國施行懷柔政策之后,從前新攻占地區那些層出不窮的叛亂就再也沒有了。
上黨人穿著秦國的衣裳,若不是那蹩腳的秦語,根本看不出他們原先是韓人。秦國的律法在這里施行起來也非常的迅速,秦國直接給自己披上了馬服君的外衣,言自己所施行的是仁政,自己的律法是用來保護百姓的...可以說,攻心之策不只是在戰爭上,在政治上,更是得到了體現。
不只是在上黨,在楚國和魏國所割讓的那些地區,秦國也是施行這樣的政策...甚至吸引了不少逃亡的楚人魏人,這讓各國都非常的驚懼,急忙調低稅率,為自己也披上仁政的外衣。可惜,他們沒有秦國那樣的條件,秦國的基層官制非常的完善,有詳細的律法可以參考,有知律的官吏來執行,有無私的監察來督促這一切。
在其他國家,上層決定減少稅率,也只是讓底層官吏變得更加富裕而已,沒有起到別的什么作用,相同的制度,在秦國就可以得到執行,在其他國家,就是執行下去,也得不到什么收獲,只能是國家變窮,百姓變窮,只有中間的官吏變得更富裕。于是乎,魏國和趙王開始建立監察制度。
可可惜,這監察制度的作用也是有限,秦國的官吏是不敢徇私枉法的,貪污就更別提了...這一方面是因為秦國的律法,另外一方面則是秦國政治上的完善。舉例來說,秦國的稅收層層都是經過統計,如實上報,不斷的進行監察,核實,就連對官吏們的收入支出都有著詳細記載,若是一個秦吏忽然大手大腳的花錢,卻查不到有正當的收入...呵呵,那就等著秦律的制裁吧。
可是其他國家是沒有這些的,別說是記錄官吏的支出了,就是國家的支出都是亂七八糟的...根本查不清楚。
這就是一種從制度上的碾壓了,這不是白起,范雎,或者趙括所能改變的,經過了一百年變法的秦國,早已將六國甩在了身后,拍馬難追。官吏數量位列第二的齊國,基層官吏數量有一萬兩千多人,第一的秦國,基層官吏數量卻超過了十萬....這就很恐怖了,這得仰賴于秦國的學室制度,軍功制度,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基層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