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呂不韋所派出的官吏來到了魏國之后,趙括卻沒有急著返回咸陽,他讓王翦和蒙武帶著其余將士們返回,自己卻是留在了大梁,趙括行走在各地,了解魏國的情況,不,應該是三川郡和東郡百姓所面臨的情況。因為戰爭,這里的百姓們錯過了春種,耕地和民居都被毀掉了不少。
在安撫各地百姓,讓百姓們返回自己的家園之后,趙括即刻在各個城邑設立了救濟所,來分發糧食,不過,秦國不能就這樣養著他們,倒不是說秦人小氣,只是秦國向來就不養廢人,何況是這些剛剛成為秦人的百姓,若是要秦國白白養著他們,秦國的諸多大臣都是不會同意的。
故而,趙括想到了另外一種救濟辦法,也就是所謂的以工代賑,趙括在先前就提出了以工代賑這種辦法來解決災情,而如今,魏國百廢待興,以工代賑似乎也是最好的辦法,趙括即刻觀察各地,魏國水源充足,遍地糧倉,只是因為戰爭,耕地受到破壞,可這不是問題,趙括想到可以引導百姓們修建道路。
可以帶領他們來修建驛,亭等秦國的底層建筑,還可以開發山林,開墾耕地,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而這并不是徭役,這不是強制性的,需要糧食的百姓,可以自愿的加入,秦國則是保證他們可以得到糧食,不會被餓死,至于那些家里還有存糧的人,自然是不必來參與的。
趙括特意囑咐,各地在帶領百姓們進行修建的時候,不能過于嚴厲,不要讓魏國百姓覺得這是在欺辱他們,要讓他們知道,這是為了救濟他們,每天的工程量可以減輕一些,適當的進行,不能出現累死的情況,若是家里沒有男丁的孤寡,可以鼓勵他們再嫁,同時也要保證這些人不會餓死。
婦女可以幫忙進行舂米,紡織,做飯等事情。
與當初的韓國不同,魏國國內,對秦國還是存在著反抗情緒...因為當年的韓國經歷了數次的災害,民不聊生,故而導致韓國上下都對秦國沒有什么抵抗,他們需要活著,加上秦國四處救濟災民,韓國百姓對秦國的好感要高于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可是魏國就不同了。
魏國并沒有發生什么災害,這里的百姓,勉強也是能活得下去的,而這些年里,有很多魏國士卒死在了秦國的手里,雙方的關系非常的差,國君的死亡更是一次巨大的打擊,故而這里的百姓對秦國官吏,士卒的態度,是非常敵視的,他們不敢抵抗,畢竟秦國的軍隊很多,可是他們卻顯得有些被動。
趙括的感觸是最深的,因為當他駕車來到了魏國的鄉邑城池的時候,他能看到這里百姓對他的仇視,趙括并不在意,他詢問百姓們的情況,詢問他們家里的存糧,看看他們是否需要幫助...趙括的身份一如往常的,還是能起到一些作用,在得知他就是馬服君之后,這些百姓也不會再憤怒的對待他。
只是,也說不上有多么的親近。
趙括剛剛滅掉了他們的國家,帶著士卒殺害了他們的親人。
要讓他們忘記所有的痛苦,如親人那樣的對待趙括,顯然是不現實的,趙括并不在意他們對自己的態度,趙括常常會帶上幾車的糧食,然后分發給各地的孤寡,并且告訴這里的百姓,可以通過勞動來獲得每日的救濟,若是家里婦孺太多,可是找當地官吏進行申請,他們會幫助你的。
趙括就這樣在魏國各地游蕩,安撫百姓,也是監督當地的官吏,有些在戰爭上立功從而成為官吏的秦人,難免會帶著看待戰敗者的那樣態度來對待治下的百姓,百般挖苦,這顯然是不對的。趙括就是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魏國原先的大貴族,此刻都被清理,而不高不低的那些中層人家,大概是損失最少的。
秦國派遣的官吏們在到達當地之后,就開始清點戶籍,清算耕地,民居之類,趙括常常能遇到他們,當在鄉野相遇的時候,這些官吏們看到趙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