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這件事就被秦王所知道了,嬴政瞪大了雙眼,他怎么都不敢相信,丹居然有膽魄做這樣的事情,不過,他也并沒有在意,屢戰屢敗的燕國,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擔心的,比起燕國,嬴政如今更在意的是關外那幾個郡縣的事情。韓國與魏國給秦國增添了不少的郡縣。
可是秦國想要徹底控制這些郡縣,卻不太容易,首先要進行的普法,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秦國是靠著律法來治理國家的,秦國百姓跟其他國家的百姓過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魏國百姓從前可以自由的串門,而秦國占領這里之后,無理由的游蕩就是犯罪,要被抓起來,魏人一看,就會覺得,這是秦人在故意為難自己。
這畢竟是要將秦國的生活方式強加給韓人,魏人,故而這種改變就成功了難題,想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如何生活,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需要足夠多的亭長,可是,一方面是秦國實在沒有足夠的基層官吏,另外一方面,則是語言障礙,從秦國派去的官吏,他只懂得秦語和雅言。
底層的百姓又不懂得雅言,基層官吏如何跟他們溝通?如何來普及律法?如何辦事?
故而李斯先前提出以當地人來治理當地人的提議,真的是完美。秦國與后來的王朝不同,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極強,控制力能到最小的里,此刻還沒有豪強,沒有鄉紳,沒有人可以跟君王爭奪地方的掌控力,也沒有人敢這么做...而保持這樣的掌控力,就需要非常多的秦吏。
群臣都有些煩惱,趁著趙括來王宮里看望孫子的時候,嬴政將他帶到了殿內,跟他請教這件事。
“雖然各地都在設立學室,可是要等到他們完成學業,擔任官吏,起碼要一年多的時間...”,嬴政說著,又詢問道:“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在短期內就得到足夠的官吏呢?”,趙括沉思了片刻,方才說道:“在秦國各地,若是郡縣缺少官吏,不是可以設立考核,只要通過律法問答就可以擔任官吏嘛?為什么不在各地施行呢?”
“若是如此...只怕...”,嬴政沒有明說,可趙括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主要還是怕這些人不夠忠誠,若是大批的征召魏人來成為秦國官吏,就怕有心人會與他們勾結在一起,施行對秦國不利的陰謀...比如鼓動當地的百姓,歪曲秦國的政策之類...趙括笑著搖了搖頭。
“韓非說的很對,若是想要讓天下人都將自己當作秦人,那你就得將他們當作自己人,不能每日都像防備盜賊那樣的防備著他們...諸國之內,想要復國的人或許不少...可是只要制度足夠完善,百姓們過的安寧,就不會讓這些人找到可趁之機....首先,秦國有成型的監察體系,從基層到郡縣...”
“這不只是監督官吏們是否盡職,還能監督別有用心的官吏...確保他們不能鼓動百姓。另外,若是百姓們的生活足夠富裕,他們也就不會去跟隨那些復國者去作亂...”,趙括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說道:“秦國如今將各國的貴族的家產耕地都收走了,對嗎?”
“是這樣的,這不是您所提出的嘛?用他們的家產來賞賜有功的將士。”
“既然如此,不如進行遷徙...不是遷徙地方的百姓,就是遷徙這些地方的貴族,原先的豪強,游俠,魏國的就遷徙到巴蜀去,韓國的可以遷徙到關中...趙國的遷徙到南郡...”,趙括說著,嬴政眼前一亮,他點著頭,說道:“想要復國的,大多都是原先的貴族,游俠這些不滿秦國政策和想要回到從前的人...只要將這些人遷徙出去,就能減少不少的動亂。”
“然后,就可以安心的招募當地的賢人來參與律法問答,通過的給與官位,充實官吏的數量...”,嬴政自言自語道:“再讓這些基層官吏來普及律法,普及您天下一家的思想..消除故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