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將兵力聚集在西南方向,而趙括的進攻路線卻是從北部進攻趙國的腹地,故而,趙括所遭遇的大多都是些空城,沒有士卒可以做出抵抗。即使這樣,趙括的推進速度卻是三支軍隊里最慢的那一個,趙括攻占了高柳之后,赦免了當地的官吏,就連原先的士卒,都被釋放,趙括讓他們回家。
雁門和云中,是趙國貴族們的牧區,他們在這里有很多的牛羊,耕地。趙括完全不客氣,他查收了這些財產,隨即讓當地官吏分發給百姓們...趙人的心里,是非常糾結的。一方面,馬服君的名聲,在趙國沒有人不知道,沒有哪個趙人不以馬服君為自己的偶像和驕傲。
可是如今的馬服君卻站在趙國的對立面,甚至帶著秦人來攻占趙國的城池。這讓趙國百姓感覺自己遭受到了背叛,可是,馬服君當初為什么會離開趙國,他們心知肚明。這讓趙人非常的糾結,在秦軍開始分發糧食牲畜的時候,趙人就更加糾結了,若是不要,家里人還在挨餓,若是要了,就代表著屈服。
事情變得有些亂,可是在饑餓面前,很多事情都變得不重要了...趙括在攻下高柳之后,只是留下了一些士卒來幫助當地官吏維護當地的治安,便離開了。當趙括帶著軍隊離開的時候,一切似乎都沒有改變,官吏還是當初的官吏,百姓還是當初的百姓,沒有任何的差別,唯一不同的是,他們不必再挨餓了。
這幾年,因為要應對戰爭,趙國的貨幣體系徹底崩潰,趙國百姓們甚至過上了以物易物的生活,然郭開那幾個征賦,則是徹底將趙國百姓逼上了絕路,趙括是來攻打他們的,或許也是來救他們的。趙括嚴禁軍隊騷擾趙國的百姓,而他在高柳的那幾天,他不許任何士卒跟隨自己,孤身前往那些百姓的家里。
趙括問著他們的情況,拿著紙筆來記錄,一切就像二十年前,剛剛結束戰爭的年輕人,在趙國各地詢問百姓們的情況。有幾個當初與趙括相見的老人,此刻卻是忍不住的流淚,他們也說不上為什么,他們曾那樣的期待趙括能回到趙國,卻沒有想到,他會是以征服者的姿態回家的。
無論這些人哭著叫著馬服君,還是他們質問自己為什么要背叛趙國。
趙括都不在意,他只是記下了自己的見聞,高柳百姓缺少鐵器,當地的耕牛倒是充足,缺少青壯,寡婦和老人的數量比較多...趙括離開高柳,趕往了平陰。在平陰,趙括真正遭遇到了抵抗,這里的官吏非常的暴躁,縣令站在城池門口,指著戎車的方向,高聲嘶吼道:“還我馬服君!!”
士卒們拉開了強弓,并沒有獻出城池,趙括一聲令下,士卒們發動了進攻。
城池內的守卒不到千人,秦國的一次箭雨,就讓平陰的城頭變得空蕩蕩的。秦國士卒強行攻進城內,等他們登上城墻的時候,縣令早已自殺。城內的百姓非常的害怕,躲藏在家里,不肯外出。趙括走在空蕩蕩的街頭,原先挺直的后背,也情不自禁的有些佝僂,時而有百姓從門縫里偷看著外面。
趙括在占領這座城池之后,立刻安排了軍中能說趙語的人暫時負責這里的治安,隨即還是如原先那樣,開倉放糧。秦軍在攻城之后,沒有實施暴行,這讓趙國的百姓們有些驚訝。在開倉放糧的那一天,隨著膽大的幾個百姓率先前來領取糧食和牲畜,其余百姓也紛紛出來。
趙括就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些惶恐的趙國百姓。
不知在什么時候,一個老者出現在這里,他拄著拐杖,罵道:“我寧愿像個趙人那樣餓死!也不愿意在秦人麾下活著!我四個兒子都死在了秦人的手里!你們如何能安心吃這些糧食?!”,趙括平靜的看著他,老人顯然也注意到了他,他憤怒的看著趙括,叫道:“馬服君本來是個很高貴的封號!你讓這個封號蒙羞!!”
有幾個聽懂了他的話的秦卒,憤怒的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