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了兩派,一部分人是強硬的抵抗派,他們要求征召全城的百姓,參與守城,與秦人死戰。而另外一部分人,則是希望能突圍,逃往燕國,祈求燕王的庇護。
趙嘉遲疑了很久,若是前往燕國,那就是要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且不提燕國是否會給與他城池讓他留下來,就是留下來了,又有什么用呢?燕國的國力甚至都不如趙國,等到秦國對燕國發動進攻的時候,自己還不是要面對秦人?可若是據城而守,靠著這座孤城,自己又能守多久呢?
秦國顯然是想要包圍中山的,等他們包圍住城池,遲早有一天,糧食會被吃完,等到那個時候,他們又能怎么辦呢?
趙嘉的心里滿是絕望,可是他還是咬著牙,并沒有屈服的打算,他寧愿戰死,也絕對不要屈服與秦人。趙括駐扎在中山以北,就是阻斷了燕國與趙國的聯系,燕國沒有辦法再往中山輸送糧食。趙嘉看著面前的輿圖,無奈的嘆息...秦國很快就要圍上來,在秦軍到來之前,他必須要做出一個決定。
趙嘉足足沉思了兩天兩夜,到了第三天,他方才召集群臣,說出了自己的辦法。
“放棄中山,撤離到武遂城內。”,當趙嘉說出自己的想法的時候,群臣都非常的驚訝,中山戶籍眾多,城池高大,占據著地理優勢,為什么要放棄這樣的城池,去武遂這個小城池呢?如今秦國的大軍甚至都沒有來到中山,難道就要不戰而逃嗎?趙嘉看著那些爭執起來的群臣們,開口說道:
“中山雖然大,可是距離燕國還是很遠,沒有強援,若是趙人將我們包圍,我們必敗無疑,可是若是我們前往武遂,武遂以北就是燕國長城,再往北是燕國都城,這樣一來,趙人就不能再包圍我們,燕國能隨時的支援我們..”
“可是前往武遂,只怕我們就要寄人籬下,就連您,也要向燕王低頭啊。”
趙嘉問道:“如今城池之內,大多都是燕國士卒,在中山,我們不一樣是寄人籬下嗎?這有什么區別呢?”
既然中山王都這樣說了,那群臣自然也沒有辦法再反對,于是乎,趙嘉聚集城內的士卒,朝著城池以北的趙括方向發動了進攻,趙括不愿意與他們交戰,朝著西部中人進軍,逼退趙括之后,中山王沒有再追擊,直接帶著人馬朝著武遂逃去。很多的百姓都跟隨他逃離中山,中山變成了空城,趙括卻沒有趁機發動進攻,攔截百姓。
王翦來到中山的時候,中山王已經進了武遂城,趙括與王翦在中山城會面,王翦帶來了咸陽的王令,放棄追擊趙嘉,先穩固已經攻占的趙國其余城池。在中山王逃離之后,整個趙國也就正式落在了秦國的手里,中山王只是占據著兩座小城池,完全沒有復仇的實力。
呂不韋停止繼續追擊,一方面是因為糧食的消耗太大,另外一方面也是不把趙嘉放在眼里,等到趙國準備進攻燕國的時候,就可以隨手滅掉它,沒有必要為了這兩座小城池而繼續作戰。到了這一刻,趙國已經是滅亡了,殘留的那個是中山國,趙嘉當初之所以不自封趙王,大概也是不想繼續吸引仇恨。
戰爭結束,可是軍隊卻不能撤回秦國,因為趙國內部動亂不止,還需要軍隊駐扎在這里,威懾趙人。
趙括乘坐著戰車,離開了中山,他本來是不想要帶著軍隊的,王翦不同意,愣是安排了三十位士卒跟隨他,保護他的安全,趙括一路朝著南方前進,他的目的地,是邯鄲之外的馬服鄉邑。
趙括本以為,自己這一生都沒有機會再返回故鄉,終于,他要回到故鄉,回到這個他無數次夢到的家...距離馬服越近,趙括心里就越是不安..趙國各個城池都不許進出,在道路上,趙括基本是見不到什么行人的,偶爾能遇到幾個因為害怕而逃離家鄉,或者是想要逃亡武遂的趙人。
這些人碰到趙括之后,拔腿就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