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用了很長一段的時間,這才振作了起來,平日里他一直都在教導孩子們,不要活在悲傷之中,生老病死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當離別到來的時候,趙括并沒有能做到自己所說的。摯愛離開了,人生卻還在繼續,趙括知道自己的使命并沒有結束,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他不能繼續待在陰影之下。
做的永遠都要比說的要困難。
行走在趙國的道路上,趙括看著遠處那些勤勞勞作的百姓們,不由得駐足觀看,他看到年輕人拉著耕牛,正在土地上耕耘,他們的妻子,則是在不遠處的果樹下準備吃的喝的,很多時候,農夫們都會在耕地上用餐,甚至有人在耕地外搭建簡陋的房屋,會在這里住宿。
如今的景象,與過去有些不同。
與趙人所想的不同的是,秦人并沒有強行要求他們說秦語,沒有逼著他們穿上秦人的衣裳,也沒有將他們當作奴隸...這都是當初的趙人所認為的未來,秦人統治這里之后,沒有改變他們的風俗,也沒有改變他們平日里的生活習性。秦國大臣本來是想要強行推廣秦國的文化,禁止趙國百姓游蕩,嚴禁外出,參與大型操練,想將這里也變成軍隊。
可是呂不韋并沒有同意。呂不韋是想要改變秦國,將秦國從軍隊改成國家的,遲早都要變,也就不必折騰趙國了,其次,他也是害怕強行的推廣會讓新占領地區出現嚴重的抵抗情緒,哪怕百姓們不敢明面上反對,可是只要他們選擇消極對待,秦國的很多政策的施行就要面臨巨大困難。
趙人還是有些不太習慣,看著那些說著蹩腳趙語的官吏們站在耕地邊上,指手畫腳的帶領他們耕作,趙國的官吏,幾乎不怎么會出現基層,他們也不會理會百姓的耕作,因為這一切都與他們沒有什么關系,可是秦國不同,趙地內部會進行大比,地方物資產量高的可以得到獎賞和升遷,而低的就要接受懲罰或則滾蛋。
百姓們的耕作,紡織,乃至是他們的生活狀況,都與官吏們自己的前途和生命直接掛鉤,這就造成了秦國官吏與其他國家官吏最大的不同,秦國官吏做起事來非常的認真,不敢弄虛作假,也不敢渾水摸魚,尤其是當秦國建立了完善的監督機構之后,更是如此。郡里刺史,縣里督郵,鄉野有秩。
他們會時刻監各級官吏的行為。
加上農耕本身對百姓們也有好處,在秦國的競爭模式下,不僅是官吏,就是百姓也能受益...不得不說,商鞅簡直就是個天才,趙括所看到的越多,對商鞅的那種敬佩之情也就越大,不愧是秦國上下官吏都要鉆讀他著作的男人。他的確是改變了世界,而如今他的制度,也是改變了趙國。
趙國承受了太多的災害,常年的戰爭幾乎摧毀了他原先的內政,貨幣體系也是瀕臨瓦解,故而秦國統一這里的貨幣,還是比較輕易的,趙國擁有充足的人力,秦國則是可以提供種子農具,相得益彰,在滅國的第二年的春天,趙國各地都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耕耘,他們已經很多年都不曾如此安心的耕作了。
趙括也是在這個時候,帶著自己的家人離開馬服,返回咸陽,他還有很多要處置的事情,馬服是他永遠的家鄉,可是現在還不是告老還鄉的時候。道路坎坷不平,嬴政數次告訴趙括,自己一定要在全國修建道路,將全天下都連接起來。在歷史上,始皇帝也是在各地修建馳道。
這個所謂的馳道,并不是后世常見的道路,這是一種馬車軌道...要先夯土,然后鋪上木軌,最后在道路兩旁種上樹木,這項工程之大,就是與長城和秦王陵的修建工程比起來,都是毫不遜色。交通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可是這馬車軌道,在趙括看來似乎沒有那么重要,只是尋常的道路,可以讓馬車平坦的通過,這大概就足夠了。
剛剛返回咸陽,嬴政就迫不及待的將李斯叫來,想要讓趙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