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的軍隊占領了整個遼東郡。
遼東胡人值得是生活在遼東郡內的胡人,當然,因為燕國不太靠譜的制度,其余地方的大批胡人也被帶到這個地方,從而變成了遼東胡人。遼東胡人的大多數都是從事農耕的,他們所期待的也只有安心的耕作而已。雖然他們的耕作技術比較落后,耕作的作物也比較單一,可是不到萬不得已,他們很少會起來反抗。
這或許是農耕文化的一種特點。
王翦在占領遼東之后,也沒有能找到中山王和燕王的下落,按著遼東人的說法,他們似乎是逃到了朝鮮國。就連燕人和趙人都對這個昔日的諸侯國感到陌生,何況是王翦這個秦人呢?他壓根就不知道什么是朝鮮國...還是從當地人的口中,得知當初的商人前往那里受封為國君的事情。
對這個陌生的國度,王翦還是有些遲疑的,他想要抓住中山王和燕王,哪怕只是帶回他們的尸體。這樣一來,他的滅國才能說是完成的,不抓個王怎么能說是滅國呢?王翦再三思索,還是派遣王賁帶著先鋒軍隊從遼東朝著朝鮮出發...王賁帶去的大多都是騎兵,這樣一來,哪怕是遇到什么情況,他也能全身而退。
這是王翦對朝鮮地區的試探。
就當王翦磨刀霍霍準備追擊的時候,在燕國漫長的邊境線上,卻是出現了東胡大大小小的部落..東胡的情況與匈奴有些不同,他們雖然都是部落聯盟,可是東胡聯盟的成分似乎要更加的復雜,內部有著很多不同的文化,類似楚國那樣,匈奴的權力三分,分別掌握在單于和左右賢王的手里。
而東胡的權力是在東胡王和一大群部落首領的手里,這些部落首領也被稱為部落大人,酷似一個草原版的楚國...當先前那位東胡的部落首領故意將自己斬獲無數,以及燕國陷入叛亂,秦國正在劫掠等消息放出來后,東胡的大小部落就有些坐不住了。看著那位年輕人所帶回的奴隸,帶回的物資,帶回的財富,他們雙眼赤紅。
而年輕人的提醒,更像是在害怕他們會效仿自己,也像是在看不起他們,這讓他們更加的憤怒。不同的文化,想法是不同的,東胡人對秦國的了解有限,而在他們的想法內,秦國就是一個趁火打劫的,跟自己沒有區別,他當然不理解什么統一戰爭,他的想法就是既然燕國不行了,那大家就一起上,將他吃的干干凈凈。
秦國搶它的,我搶我的,大家互不干涉。
顯然,他們的這種看法是不對的,王翦在得知大批東胡人出現在長城之外后,即刻下達命令,準備撤退,王翦的這個命令,將軍中那些年輕將軍氣的夠嗆,可是王翦的態度非常堅決,無論是什么人,都必須要服從自己的命令,敢擅自行動的,哪怕是去把東胡王的頭給砍下來了,也要被處死!
王翦治軍非常的嚴格,尤其是下達命令之后,絕不含糊,別說你是有潛力的年輕將軍,就算是王賁這親兒子,就是趙康這樣的名門之后,就是趙括...就是蒙武這樣的將軍,只要是在王翦麾下,敢不聽從他的命令,他就絕對不會心軟,直接處死!按著王翦的命令,秦國的軍隊先是選擇了撤退。
燕國地廣人稀,城池的數量也不多,秦國軍隊有條不紊的撤退。
東胡跟匈奴不同,匈奴的劫掠是在單于和左右賢王的帶領下,也就是說,他們會以十萬人左右的兵力來有組織的進行劫掠,而東胡則是分散性劫掠,東胡王只管帶著自己的人,其余部落他就不管了。東胡對部落大人們說:我搶了,你們隨意。隨即帶著自己的主力軍隊直接越過長城想要劫掠富裕的襄平一帶。
而其余部落大人看到東胡王一飲而盡,紛紛從各處越過長城來燕國劫掠。
東胡和匈奴的劫掠方式不同,各有優劣,東胡總體來說沒有匈奴那么恐怖,匈奴十萬人聚集在一起,地方駐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