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公主……”
寧昭不怒自威,“你是來行刺的?”
瑤雀搖頭,而后掀起衣擺跪了下去,“我是來請罪的。”
寧昭雙眸微瞇,“刺殺四國使者,刺殺朕,劫持太子,差點焚燒整座瑯琊城三十萬百姓,你怎么請罪?”
“放了我的手下。”
“憑什么?”
“我不是問你,羲帝。”
瑤雀嘴角微揚起,轉而看向一旁的女帝蕭明泱,“陛下,罪民姬瑤前來請罪。”
死一般的寂靜。
寧昭冷笑,“你腳下是我大羲的疆土,天子祭上你要殺的可是我大羲百姓。”
“羲帝所言確為姬瑤之罪過,然天子祭上的陰謀實為我等無可奈何。”
“無可奈何?”
寧昭蹙眉,“這是什么意思?”
“當年七十二國兵敗,而后五大國各分屬地,其余皇室皆死傷無數,唯有我燕國承女帝大恩,得以幸存,又怎敢忘恩負義地刺殺女帝?”
瑤雀面露悲戚地看向他,“然我等終究是亡國之民,以族為群,四處為家,最終輾轉流落至大羲,不想卻聽聞羲帝遇對七十二國余孽斬盡殺絕,故才鋌而走險,博一絲生機。”
寧昭目光微寒,“誰告訴你朕要對七十二國斬盡殺絕?”
“正是東成王寧嬰與涼國皇子赫連英。”
瑤雀緩緩道來,“赫連英稱其不慎暴露身份,而被大羲軍隊追殺,幸得東成王寧嬰相救。而寧嬰告訴我們,大羲為防我等復國,要暗中對我們斬盡殺絕。”
“你信了?”
“我本欲遠離燕地,然射余地險,大夏拒外,大秦乃是非之地,故而才選了疆域廣闊的大羲,我自是不愿相信。”
瑤雀搖了搖頭,面色沉重起來,“可第二日我與族人便遭到了襲殺,而后匆忙奔逃,幸得東成王出手相救,故而,不得不信。”
“依你之言,你是受了寧嬰蒙騙?”
“是。”
寧昭沉默片刻,問了句,“你可知寧嬰已死?”
瑤雀面露錯愕,“不知。”
“那你現在知道了。”
寧昭神色冷淡,“死無對證,你想怎么狡辯都無人拆穿。”
瑤雀抬頭,目光定定地看向蕭明泱,“燕雖亡于大羲,如今卻屬襄未國土,若我犯了滔天大罪,便該死在我的陛下手中。”
于是眾人都看向蕭明泱。
蕭明泱無奈一笑,“她既然說是我的子民,我也無法反駁。”
寧昭目光微動,“女帝這是要將人帶走?”
“我可不想動這燙手山芋。”
蕭明泱瞥了眼瑤雀,無奈地看向寧昭,“羲帝可知她是誰?”
“她自稱燕國四公主,姬瑤。”
“不錯,姬瑤。”
蕭明泱緩緩開口,“她與當年燕國那位太子姬爻是一母同胞的兄妹。”
寧昭有些意外,“姬瑤……姬爻……”
“燕太子姬爻,驚才絕艷,平生多施恩澤于民,哪怕是燕亡時,他仍以一人之軀護住了一城百姓。”
蕭明泱無奈嘆氣,“否則羲帝以為我為何不殺他?”
寧昭默然,姬爻之善名連他也聽過不少,更別說燕地的百姓,若是殺了姬爻的親妹,只怕燕地民心動亂,而女帝也不會允許發生這樣的事。
如女帝所說,這確實是個燙手山芋。
他沉思片刻,笑了笑,“既然燕地已屬襄未,那此事便勞煩女帝處理了。”
“哪里,說來到底是我當年沒有處理好燕國皇室的去處。”
蕭明泱似笑非笑地看著寧昭,“平白讓他們被利用,險些釀成大禍。”
這話眾人聽得先是一愣,而后便要罵上一句女帝無恥。
此事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