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嶺內,原始森林。
在偏離人行道幾十分鐘后,林間小道漸漸消失,意味他已經離人類社會足夠遠,進入了精靈們的世界。
“大家都要注意了,小心野生精靈的襲擊,我們接下來的三天時間,都要在這野外生活,進行野外生存訓練。”
海桐此時對周邊所有放出來的精靈提醒,包括謝米在內。
娜拉可以提前發現陌生人,謝米也需要出來“放風”,不能總困在精靈球里。
它們聽到海桐的話,紛紛點頭。
像小蚊香、大嘴娃、卷卷耳有些迷惑,不太懂什么是野外生存訓練,它們自幼就和人類生活在一起。
熊寶寶和娜拉則表現輕松,前者明確知道野外生存就和以前沒遇上海桐時一樣,后者是自恃“武力”壓根不畏懼未知的危險。
一人和六只精靈,不斷的繼續深入森林。
他手里拿著指南針,還不時取出巴掌大的便簽本子記錄地圖線條。
現在是中午兩點多,天氣挺燥熱,海桐和精靈們都很快身上出了汗。
目的地,是在晚上之前,找到合適的露營地。
它需要靠近水源,位置背風,遠離懸崖,不在空曠高地,集齊幾個要素。
在走路的時候,他不忘用手中電子設備記錄下來行程,等結束后做素材。
每名訓練家,都因為人與人的不同,有著各種各樣針對自家精靈的獨特訓練技巧。
換句話說,是特色。
肖象曾問過這一點,海桐當時只能回答還沒有。
可現在,他正在嘗試一種獨特的訓練技巧。
野性訓練!
進入這種遠離人類社會的原始蠻荒之地,使精靈必須像在野外生存時一樣,去為食物和居所去激發力量,與自然和其它競爭對手拼搏戰斗,激發原始的野性潛能。
如果能起到成效,那么就可以固定下來成為常規的特色訓練。
在同樣身體素質下,家養的大貓打不過野生的大貓,野生的大貓打不過還有人類輔助教導訓練的受訓大貓。
海桐就是打算要讓自家大貓們在接受人類為它們制定的科學鍛煉、營養套餐、戰術理念等各項訓練和輔助的同時,還能適當保持幾分野生精靈的野性,在精靈比賽中擁有壓倒那些同行們的獨特武器。
原始森林意味著什么?
很快,海桐和他的精靈們,就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
剛前進了十幾分鐘,就有突發事件。
……
對于喇叭芽一家來說,今天的太陽很不錯,很適合到空地上曬太陽。
它們一家有著十一只精靈,一公一母的最終形態大食花,是這個家庭能霸占這附近幾十平方米的關鍵。
剩下九只精靈,有三只是口呆花,剩余六只是喇叭芽。
這幾百平方米的大食花領地,平時不會有什么精靈呆著,它們好像永遠填不飽的貪婪胃口,讓大多數森林里的精靈,都不愿意靠近。
無論是天敵大嘴雀和比雕,還是像那些巴大蝶和大針蜂,又或者強大如尼多一家,如無必要,也不愿意為這一塊并不怎么大的地盤和資源,與之拼命。
任何其它精靈試圖闖入,都會遭受它們無情的攻擊。
領地內樹木稀疏,有足夠多的空間,讓白天的陽光更多照射下來,給它們更多的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
平時,就像現在,它們安靜扎根在地上,汲取著泥土里的營養,進行著光合作用轉化身體成長需要的能量,同時耐心等一些倒霉蛋闖進來,然后進行圍捕獵殺。
喇叭芽像會走路的豌豆射手,看似纖細的根枝葉片,堅韌又鋒利,不可小看;
口呆花則是豌豆射手沒了腿,卻在身體兩側長出像手一樣大葉片,宛如一頂鮮艷的黃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