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司馬懿在念完此奏疏后,殿中群臣的目光齊齊注視向了坐在榻上的曹芳身上。
聽到遼東被襲擊順便還給人家一起搶了四千多人的消息,曹芳臉上自是一副義憤填膺的表情。
而曹芳心中真正的感覺倒是如同飲了口仙露那般舒爽,他之所以會突然這么著急的親政等的就是這件事情啊!
不久前曹芳就開始想著怎么對待司馬懿了,想了半天終于給曹芳發現了這個機會。
沒有著急說出自己的計劃,曹芳反倒是開口詢問起了殿中群臣們的意見。
不過雖說是詢問,但曹芳也只是做個樣子沒去認真聽,
曹芳很明白中原大地上大戰小戰打了這么多年,終于把前漢已經不怎么值錢的人丁給打的是寶貴無比了。
各地軍閥與先前魏蜀吳三家這么些年吃完了人口福利后,打來打去三家僵持了這么久輪到現在這人命終于還算是值點錢有價值了。
要說吳蜀魏三家哪一家最缺人當屬孫權領導下的東吳了,可能是先前那幾十萬被曹老板威名嚇的趕緊從淮南跑到東吳去的人,讓孫權第一次體驗到自己這邊人數碾壓是一種什么感覺。
反正自此之后,孫大帝就開始了奴隸販子模式,既然打不下合肥,那曹魏在合肥周圍蓄養的民眾就成了首要目標了。
搶完淮南搶荊州,正巧又碰到了公孫淵的來信,孫權自是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可惜的是等到從海上派過去的援兵到達遼東的時候,公孫淵也早已涼涼了,打肯定是打不過的毋丘儉還領著大隊人馬鎮壓遼東各郡呢。
但來都來了也不至于白跑一趟不是,這些援兵也只能客串一下海盜劫掠一下錢財人丁跑回東吳老家復命。
可別小看了這件事的嚴重程度了,按照大魏朝堂群臣對對面東吳這群人的了解。
依照對面東吳這群人的尿性在一次得手之后,自己這方不做出什么反制的手段,那日后恐怕整個遼東將永無寧日了。
再各自商議了一陣后,雖應對的方法計劃不同,但這個認知卻是非常相似的。
首先跳出來獻計的乃是尚書臺五兵尚書薛悌,作為現如今大魏真正意義上的國防部長,這事也是處于薛悌的管轄范圍之內。
別看如今坐在西堂之中的三公九卿們和其帳下的掾吏一個個名頭大的很,給人一種大魏正處于三公九卿把握之中的架勢。
但真要跟尚書臺這些臺臣們比起來,這些名頭一個比一個大的朝臣們也只能往后稍稍了。
先前曹爽與司馬懿邀請朝中群臣去尚書臺議事兩人也是用的輔政大臣的權利,不然的話,在尚書省之中高柔這些朝臣們連旁聽的資格可都沒有。
莫要被曹芳、曹爽與司馬懿、高柔四人為爭取朝中三公九卿打的死去活來的假象給騙了。
要清楚一點,如今大魏政務的可是首先集中到尚書臺,再由臺臣們與中書省、門下寺兩個部門聯合整理分類轉交給各個官署。
要是敢動尚書臺曹大將軍自然早就去動手了,最多也只是暗中拉攏了一下即將離任的尚書令裴潛。
總的來說就是一句話,三公九卿也只是打個醬油湊個人數,曹芳若是真正想抓住大權這尚書臺必須得給他拿下。
拿下尚書臺后,三公九卿什么的曹芳想架空就能給他架空了,這也是為啥薛悌、郤嘉、王思一直都被曹家兩代人安插在尚書省的原因了。
而薛悌的意見也很簡單非常符合大魏的一概作風,只見這位坐在最前排的五兵尚書起身說道:“臣以為遼東人居散落,亦是苦寒之地不宜堅守,而今吳賊經此一事以通曉海路,吾國水師不善海戰;”
“遼東與東吳其間亦無險可守,依臣之愚見可行太祖漢中之例,遷其民于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