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尋歡的這個江湖世界里,沈浪和王憐花、熊貓兒,朱七七,白飛飛等人,已經(jīng)成了前輩高人,這些人只是人到中年,便已經(jīng)站在了武林的巔峰位置,尤其是沈浪,修為高深莫測,劍法無雙無對,放眼江湖,已經(jīng)不再有敵手。
這個年紀(jì)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可是沈浪卻選擇了急流勇退,就在他成為天下間最強的高手,最出名的大俠之時,他卻選擇了漂泊海外,隱居江湖。
這江湖前二十年,是沈浪的時代,等到沈浪等人隱居之后,這江湖才成了李尋歡的時代。
楊行舟得知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之后,想要拜會的第一個高手,就是沈浪。
沈浪此人修為驚才絕艷,勇斗酒色財氣和快活王,之后更是有拋下一切的智慧和勇氣,遠(yuǎn)離江湖是非地,遠(yuǎn)走海外,不履中土。
這種高手,楊行舟是真的想要會上一會,尤其是他的朋友王憐花,這個人所學(xué)極雜,博學(xué)多才,精通百家,只是分心太多,在武學(xué)修為上就難以進入最高深的境界,始終遜色沈浪一籌。
他若是專注武學(xué)的話,怕是沈浪也不是他的對手。、
不過楊行舟卻非常能夠理解王憐花貪多的緣故,因為楊行舟自己本人便是一個貪多的性子,他對什么技藝都充滿了好奇,什么都想學(xué),加之人也聰慧,聞一知十,才能繼承黃藥師桃花島的絕學(xué),成為一代雜家宗師。
這種什么都想學(xué)的心理,并不是自己知道不好就能夠改正的,這純粹是好奇心導(dǎo)致,王憐花估計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毛病,但他應(yīng)該也改不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種獵奇心和勇于嘗試的行動,一般情況下,根本就難以更改。
楊行舟什么都學(xué),一是因為他好奇心大,另一個則是他在小世界里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壽元無限,自然有大把的時間消化各種技能,二是他本身修行的功法就需要學(xué)的多一點,爐養(yǎng)百經(jīng),法有元靈,這是他功法的特性所致。
現(xiàn)在聽到李尋歡談及王憐花,楊行舟心中一動,看了李尋歡一眼,嘿嘿笑道“小李探花,等你包扎好傷口之后,我送你回家,若是走的快一點的話,說不定就能遇到王憐花這個人。”
李尋歡一愣“楊兄何出此言?”
楊行舟嘿嘿笑了笑“天機不可泄露。”
他忽然想起來,好像李尋歡就是因為這一次被關(guān)外三兇伏擊打傷,然后被龍嘯云救下,而就在這個時候,王憐花將畢生所學(xué)編撰成一本叫做《憐花寶鑒》的秘籍,準(zhǔn)備交付李尋歡,讓他代為找個傳人,免得一生所學(xué)沒有傳承。
此時的李尋歡已經(jīng)在江湖上大大的有名,為人正直無私,急公好義,又是宦門子弟,家學(xué)淵源,人品自然是信得過的,因此王憐花才會想到讓李尋歡代為尋找傳人。
可惜李尋歡因為這一次受傷很重,以至于返家晚了,王憐花在李家苦候不至,距離與沈浪等人一起離開的時間又快要到了,王憐花無奈之下,便將憐花寶鑒交給了李尋歡的表妹林詩音,讓她轉(zhuǎn)交李尋歡。
此時的李尋歡與表妹林詩音早就定下婚約,王憐花將憐花寶鑒交給林詩音,也是放心的緊,只是他無論如何沒有料到,林詩音竟然擔(dān)心李尋歡武學(xué)太高,麻煩也就越多,因此將這本秘籍藏了起來,一藏就是幾十年。
楊行舟在看原著時,一方面同情林詩音,覺得她所托非人,被李尋歡害了一生,卻又鄙視林詩音,本來應(yīng)該被李尋歡掌握典籍,卻被她私自藏匿,最后更是將傳給了自己的兒子,而李尋歡一直被蒙在鼓里。
王憐花一輩子精明,卻也看走了眼,以至于傳承所托非人。
楊行舟想到這里,心中生出幾分焦躁之意“也不知王憐花現(xiàn)在走了沒有?他若是走了,再想尋找他們,可就難了,想跟此人比試高低怕也沒有機會了。不過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