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的歷史課肯定不及格,他媽的,朱元璋都特么的快死了,胡惟庸竟然還活的好好的!”
真實的胡惟庸早在洪武初年就被朱元璋干掉了,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做為顧問,結束了中國的丞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
因此如果按照真實的歷史進程的話,胡惟庸在這個時候早就死了好多年,但是在覆雨翻云的世界里,老黃卻連最基本的歷史進程都沒搞明白,就嚴謹度來講,比金大俠要差的太多。
不過腹誹歸腹誹,事情該做也得做。
天命教的成員名單之中,胡惟庸赫然便在其中,這是一定要殺死的,無論能力大小,只是魔門妖人,就必須得弄死,才能還朝堂一個清凈。
至于大將軍藍玉,倒是可以放到一邊,用不著急著處分,只要他“朱元璋”活著一日,藍玉便一日不敢亂動。
其實藍玉之死,與他是否謀反關系不大,主要是太子朱標不幸英年早逝,使得朱元璋一番心血付之流水,若是朱標不死,天下自然亂不起來,燕王朱棣再厲害,也無法與他哥哥朱標相抗衡。
可是朱標這么一死,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太子死而皇孫幼,一開始藍玉和朱標關系甚好,本來是朱元璋留下輔佐朱標的,哪知人算不如天算,朱標不死,日后繼承大統,自然與藍玉君臣相合,朱標一死,這藍玉反倒成了禍患。
朱元璋為給皇太孫朱允炆掃清可能的障礙和不安分因素,因此藍玉必須得死,他的命運其實早就與太子朱標的命運聯系在了一起。
但是楊行舟卻沒有朱元璋這個憂慮,真要是比壽命,就是藍玉的祖宗十八代加起來也活不過楊行舟,因此他不急著殺藍玉,不過胡惟庸絕不能留。
他是積年老賊,當皇帝的當成了精,處理朝中事情深知不可急于求成,況且剛剛接手這個爛攤子,須得慢慢理順一些事情才行。
當下一邊維持朝堂秩序,每日早朝不斷,一點都不耽誤處理政務,另一邊開始處理皇宮中的宮女、太監、御林軍、護衛等等,一批批的殺死,一批批的活埋,短短三日,便活埋了兩千多人,賜死五十多個嬪妃,整個宮中之人幾乎被他干掉一半,腥風血雨,籠罩整個皇宮。
由于皇子朱棣被害,楊行舟直接重金懸賞盈散花,同時為朱棣舉辦喪事,取消壽辰,同時收攏朱棣身邊的輔佐之人,文有姚廣孝,武有朱能,還有幾個人都是治世能臣,全都被楊行舟收攏到了身邊,暫時在金陵任職,同時派遣另外一名皇子朱植前去順天府,接替朱棣的位置,鎮守順天。
這朱植文韜武略,不下與朱棣,由他鎮守順天,之后調換軍隊將領,打散各個地方的勢力,開始削藩,誰敢不服,直接圈禁。
只是一個月的時間,便被他將整個朝堂都進行了大換血,無論丞相胡惟庸如何反對,也不能阻止楊行舟意志的貫徹。
看看一切準備停當之后,楊行舟一道圣旨下去,當朝丞相胡惟庸全家老小連夜被抓,之后審訊半月,該殺則殺,當放則放,將胡惟庸判了一個斬立決,菜市口給了一個痛快,其余犯事的家人,一并處死。
因為他連坐之人幾達三千多人,貶的貶,殺的殺,朝廷震蕩,民間卻是拍手稱快,都說皇帝圣明,處死奸佞,終究為百姓出了口氣,胡惟庸在民間名聲極差,此人一死,反倒為朱元璋贏取了極大的聲望。
胡惟庸死后,楊行舟邀請虛若無為當今丞相,手握陰陽,掌控乾坤,打理朝政。
就在他處理朝廷要事之時,同時派遣精兵良將,追殺龐斑一行人馬,清理各地江湖幫派,怒蛟島也在被清理之列,便是邪異門也在打擊名單之中。
楊行舟不當皇帝的話,身為江湖人,自然不會與浪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