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景瑚懂事以來,自己母妃和郡王妃每有爭執,永寧郡王自然是護著愛妾,可老太妃從來都是不管對錯,幫著郡王妃的。
兩個人都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偏心,可也正是這樣,這些年每次起了沖突,最后都不至于鬧的太大。
再反過來想一想,若是大家都能公正一些,賞罰分明,永寧郡王府里或許也就不會一直都鬧的這樣烏煙瘴氣的了。
如今老太妃久病,許側妃亦不再如從前一般被永寧郡王偏愛,郡王妃畢竟是正妃,占了上風,今日就來給她下馬威了。
景瑚雖然是縣主,可在這個家庭之中,其實根本就壓不過任何一個人,從前她不知世事,以為她生活中持續了這么多年的美好一面會永遠延續,可原來一切不過都如博古架上放著的瓷器一般,任由它價值連城,美麗無雙,瓷器就是瓷器,很容易就碎裂了。
老太妃越是說這樣的話,景瑚心中其實越加悲傷,這其實也是在告訴她,的確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但是她不應該在一個好心的病人,慈愛的祖母面前表現出她的悲傷來,有時候就連懂事,也會成為愛你的人心疼你的理由。
“祖母這樣說,我就不怕啦。以后若是郡王妃再無緣無故找我的麻煩,我就躲到您這里,或是三嫂那里去。”
“三哥雖然是郡王妃的親兒子,可待我從來也如同胞妹妹一般,三嫂更是將我看作親生妹妹。能有這樣的嫂子,比有這樣一個哥哥還幸運。”
“您不知道,今日三嫂來云寧堂救我的時候,在我心里簡直是個蓋世英雄,隨手一提,就把我從地上提起來了。和郡王妃說話也是句句占理,把我從里面撈了出來,我才能來見您的。”
她能有這樣的兄嫂,也已經彌補了她親兄長和親嫂子如今對她的冷待了。甚至更好些,便是沒有嬛蕪的事情,景珅對她其實也很冷淡,柯明碧也只有討好。
在她心里景瑚就是一個難纏的小姑,她自己是為難的媳婦。從來沒有如世子妃這樣,真正的平等待她,拿一顆真心來為她好。
說到世子妃,老太妃顯然也很是欣慰,“你這個三嫂,的確是不錯。人生的既好,又貼心孝順,最難得的是能將你三哥哥這脫韁的野馬管好。”
“開始的時候珣哥兒他娘說要給珣哥兒找一個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我心里覺得不好,卻也不好明說。她是珣哥兒的親娘,總是偏心自己兒子,便是珣哥兒再紈绔,她也覺得要尋天底下最好的姑娘家來配他。”
“可若是真的尋了一個如她一般精通四書五經,琴棋書畫的女子來做珣哥兒的妻子,又如何能約束的了他呢?只怕他如今還在醉生夢死,不知進取了。”
景瑚倒是很想問一問,她當年如何會選擇郡王妃當她的兒媳的。傳聞中說是她父王自己看過了郡王妃在閨閣中作的詩,從而求娶,傳為佳話,也不過是騙騙當時的人罷了。
可景瑚卻知道,她父王根本就不喜歡什么詩詞歌賦。她母妃從來都不需要懂得這些,仍舊得了他這些年的寵愛。
如今她已經不敢拿這些話去問她母妃了,失意時回想當年,總讓人潸然淚下。
景瑚依照自己的內心問出了這個問題,老太妃猶豫了片刻,像是不知道該不該和她說起當年的事情,她說出口,卻是許側妃的事情,“如今的郡王妃,是你父王的繼室,你也是明白的。”
“祖母覺得這輩子自己做的最錯的一件事,不是同意你父王續娶徐氏為妃,而是同意了讓你母妃進府。”
景瑚聽完,不知不覺坐的更直了些。
“那一年許家族中不過出過幾個小官,根本還是默默無聞,送了兩個族女過來選秀,卻都算是中了選。一個進了東宮,另一個便入了永寧郡王府。”
“那時候誰能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