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豬肉多少錢一斤啊?”
n斤左右的中年男人,長著一臉的絡(luò)腮胡,聞言,懶懶地抬眼看向倪煙,“兩塊八一斤。”
“兩塊八?”倪煙有些震驚道“怎么這么貴?”
兩塊八放在后世的話,只能買一根棒棒糖,但是,這是在八十年代,這個時候鄉(xiāng)下的豬肉才賣八毛錢一斤!兩塊八都可以買一整只雞了!
就算這是在京城市里,肉價也不可能翻了將近三倍!
“嫌貴?”中年男人露出嫌惡的目光,“嫌貴去買魚啊!”這人一看就是從鄉(xiāng)下來的,肉攤的老板也沒指望她能真的買肉。
倪煙沒有在意老板的態(tài)度,微微挑眉道“魚?魚還能比肉便宜?”
許是看在倪煙長得還不錯的份上,老板伸手指向不遠的魚攤,“喏,那邊的魚三毛錢一條,便宜著呢。”
倪煙轉(zhuǎn)眸看去,果然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賣魚的攤位,攤位不是很大,往來的人群,并沒有人停下。
看來,魚在這里并不是很受歡迎,想想也是,在八十年代的華國,能不能吃飽都是個問題,又有誰去想著去買魚吃?做魚耗油不說,燒的不好的話還有濃濃的魚腥味,討嫌的很!吃魚還不如吃青菜。
不像豬肉,放在鍋里炒一炒,自然就出油了,能解饞不說,還可以讓肚子里有點油水。
八十年代,魚還沒有后世那么多吃法。
什么石鍋魚、酸菜魚、沸騰魚、水煮魚、烤魚、松鼠魚等,都是后世的吃法。
其中酸菜魚是流行于九十年代初。
倪煙走到魚攤前,有了主意,笑著道“老板,給我來三條胖頭魚,三條墨魚。”
老板一看來了生意,很是利落的站起來,笑瞇瞇的道“小姑娘要殺嗎?”
倪煙點點頭,“要的,麻煩老板幫我把魚肉劈成兩半。”
“好嘞。”老板手起刀落,很是利落的將魚殺好。
六條魚一共一塊二毛錢,胖頭魚是三毛錢一條,墨魚才一毛錢一條。
買完魚之后,倪煙又去買了些大料和酸菜,為了出行方便,也為了日后的生意,倪煙狠了狠心,又花了兩百多塊錢去買了輛鳳凰牌的大杠自行車。
有了車,回村就方便很多了,想到自己以后也是有車一族了,倪煙心里歡快至極,一路哼著小曲兒。
到了村口的時候,一群小屁孩兒跟在倪煙的車屁股后面追跑著。
這個年代能有輛大杠自行車,確實是件很稀罕的事兒,比起后世開著小轎車都要稀罕。
于是乎,村里又有了這樣的流言,這倪翠花母女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這么有錢?連自行車都買得起!而且身邊也沒個男人什么的,而且母女倆長得都不差,她們……該不會是……
想到這里,村民們對倪翠花母女又充滿了防備,生怕自己的男人被這對母女給勾引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