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些不對勁,問道“奶奶,您和姜奶奶是怎么認識的?”
提到往事,鄭老太太臉上滿是滄桑,她嘆了口氣,說起了那段過往。
聞言,倪煙道“這么說,姜奶奶帶著大姨回來的時候,我們已經失蹤好幾個月了?”
鄭老太太道“三個多月。”
“那姨姥姥和姨姥爺是什么時候出事的?”倪煙接著問道。
鄭老太太想了下,接著道“大概是在你媽失蹤的第二個月,當年通訊信息不發達,交通也不發達,我們接到消息的時候,你姨姥姥和姨姥爺的后事已經辦好了。”
“在此之前姜奶奶一直生活在國嗎?”倪煙緊接著問道。
“對。”鄭老太太點點頭,接著道“當年你姨姥姥和你姜奶奶好的跟親生姐妹一樣,后來你姨姥姥出事了,你姜奶奶怕觸景傷情,就沒再回去,一直留在京城。”
“照這么說,我媽和姜奶奶完全沒有見面的可能。”倪煙道。
鄭老太太接著道“所以我才說你媽是不是看錯了。”
“奶奶,您當初和爺爺工作的地方在哪里?”倪煙接著問道。
“在翼城。”說起那個傷心地,鄭老太太就覺得難受。
倪煙微微皺眉,“可我媽卻在海城長大,奶奶,海城距離翼城有三千多公里呢。”
海城距離翼城有三千多公里,在后世交通發達的時候,坐火車需要兩天兩夜,動車需要九個小時,坐飛機四個小時。
在經濟條件,交通條件極其不發達的年代里,一個三歲小女孩又怎么可能會橫跨三千公里?
這中間有很大的問題。
鄭老太太的眼眶有些紅,“其實我剛開始在國營大飯店見到你媽的時候,就覺得她是我女兒,尤其是小云云,她簡直和你媽小時候一模一樣,但是我后來問你媽是哪里人,她說她是海城人的時候,心就涼了一半。”
鄭老太太當時想的和倪煙一樣,一個三歲的小女孩根本不可能會跑那么遠。
“直到鑒定結果出來,我才敢確認你媽就是我女兒。現在想想,你媽可能是被人販子拐到海城去了。”
倪煙搖搖頭,“那個時候是重男輕女風氣最嚴重的時候,我媽又在鄉下長大,我那個外公家條件又不好,不可能花錢去買個女兒。所以,人販子的概率基本為零。”
華國一直在零零年以后,重男輕女的風氣才好了些,在此之前,幾乎又三分之二的家庭都重男輕女。
丟棄嬰兒的事件比比皆是,哪個人販子會浪費精力去偷一個女孩子?而且還賣到了鄉下!
就算是人販子,也應該賣給那些條件優越,無法生育的家庭。
倪翠花生活在條件艱苦的農村,小時候連學都沒上過。
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的話,便會發現,這個人是想毀了倪翠花,讓她一輩子都沒有出頭的機會。
聞言,倪翠花道“煙煙,其實我小時候,你外公家也不是很窮的。”
倪煙微微蹙眉,“可是在我的記憶里,外公家比咱們以前的那個家還要窮,只要兩間土房子,屋頂一到下雨天就會漏水。”
倪翠花接著道“你外公家一直在我十一歲的時候,條件都是非常不錯的,后來是因為你外公抽上了大麻,這才慢慢掏空了家底的。”
“那外公為什么不給你上學?”倪煙問道。
倪翠花苦笑一聲,“咱們那里你又不是不知道,典型的重女輕男,跟我一般大的小姑娘,包括你大妮阿姨在內,她也沒上過學。”
倪煙微微蹙眉,接著道“媽,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記事的?”
倪翠花接著道“媽小時候特別笨,一直到歲的時候才開始記事。”
這就有點奇怪了。
尋常孩子一般在五六歲的時候就開始記事,天分稍好一點的孩子,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