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shí).照見五蘊(yùn)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道佛音傳來,我緩緩張開了五識,感受著這每日佛經(jīng)頌文,沐浴其中,都快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只因我困在一個(gè)不知名的地方,我可以呼吸吐納,感受著這從來沒有過,異常充沛的天地靈氣,能聽,能感,卻觀不得。
我不知,我究竟穿越到了那里,我只知,每一日,我緊憑著每一日由暖到冷,來感知時(shí)間的流逝,而如果照這樣算,今日已是第五日了,也就是說凡間已過去五年了。
可我無能為力,我只能每日拼命的吸納天地靈氣,以強(qiáng)大自己,隨著感官越來越強(qiáng)烈,我已能微微視物了。
我看著初升的旭陽,算著時(shí)間,那少年該來了。
果然,一道腳步聲由遠(yuǎn)及近,我努力的仰望著眼前的少年,只能隱隱看到他,在我眼前放大的云靴,與白色的衣袍一角。
他依舊如往常般,坐在我身側(cè),訴說著自己的心事。
我一直以為,他是看不到我的,直到此刻,我身上傳來一陣他掌心溫度,我才知他是知道我的。
“今日,我母親來看我了,可她并沒有同我說什么,她只是叮囑我,要好好聽從觀音大士教誨……”少年的話,突然止住了,他輕笑一聲,笑里帶著三分無奈,三分薄涼,三分嘲諷,還有一份哀傷。
我好想將他勸上一勸,可是我開不了口。
就這樣他坐了很久很久,才起身離去。
翌日,也是第六日,他依舊如約而來,這一日他坐了很久,都未曾開口,就這樣陷入沉默,時(shí)間一點(diǎn)點(diǎn)流逝。
他的陪伴,在這陌生時(shí)空里,帶給我,極為寶貴的動力。
也許這少年也是這般想的罷,我也許是他孤寂的洪荒里,唯一的安慰。
本來也算歲月靜好,可是偏巧總有些人,沒什么眼力見,或者說,無論天上地下,總有一些,紈绔子弟,仗著家中榮耀,為虎作倀。
遠(yuǎn)遠(yuǎn)的我聽見,有三兩腳步聲走近。
“哈哈哈,我當(dāng)是誰呢?這不是菩薩從人間撿來的叫花子嗎?”一道狂肆的笑聲響起,那是與少年,一般年紀(jì)的聲音。
“就是說啊!你看他怕不是個(gè)啞巴吧?”另一個(gè)的嘲笑聲更濃。
“二位龍?zhí)樱@麼說,如今菩薩就在這紫竹林中,若是被菩薩聽去……”后面的聲音略顯稚嫩,聽起來不過五六歲的樣子,他似乎膽小,聲音漸漸小了下去,聽起來沒有什么底氣。
“怕什么,我們每日相攜來這普陀珞珈山,聽菩薩普度佛法,這小子跟個(gè)悶葫蘆一樣,不言不語,不是啞巴是什么?”
“是啊!你小子好歹也是凡間,擁有帝王命格的帝星的太子,雖然比我們東海,南海的龍?zhí)樱焐裰拥纳矸菀缘鸵换I,那也是有身份的,如此膽小懦弱,豈不是丟帝星的臉面?”
那兩個(gè)明顯稍長的少年,語氣不善,猛地沖著白衣少年道,“菩薩慈悲,偏頗這凡間小子,將無上的心法都教授給了他,本太子早就看他不順眼了,今日,無論如何,我也要拿他出出氣!”
“是啊!三哥哥,我們兄弟要叫他嘗嘗我們的厲害!”那少年說完,猛地朝白衣少年沖了過來。
我大驚,想要提醒少年,可是發(fā)不出一點(diǎn)聲音,只見少年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我一顆心都揪到了嗓子眼。
聽他們的語氣,他們似乎身份來歷都不凡,東海,南海的太子?帝星之子?他們必定法力不弱,我擔(dān)心少年會吃虧。
最重要的是,我沒有錯過,那來自東海的太子說,這里是普陀珞珈山。
我在凡間,從徐娘娘那里聽了許多,關(guān)于佛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