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事。
都是在滾滾紅塵中打拼的人,有登天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王承恩打量著鄧玉函這個紅毛番,總覺得這一頭大卷發(fā)的棕色生番,要是這個樣子見到萬歲,會不會驚擾到萬歲?
但是王承恩思前想后,最終還是沒有下手給鄧玉函剃度,在他眼里,傳教的都是出家人,他覺得這一頭棕色卷發(fā),有失禮數(shù)。
但是,正如王徵所言,他們這群傳教士手里有七千卷書,不光王徵饞,王承恩也饞。
估計萬歲爺也饞。
朝夕哭臨三日進香,梓宮移送太廟后,連張嫣都脫了自己的一身孝衣,朱由校存在的痕跡正在被逐漸的抹去,而朱由檢正在整理著自己的衣物,準備上早朝。
大明的早朝,并不輕松。
所有的京官、國公府的國公、順天府的府丞、五城兵馬司的都指揮使、五軍都督府的都督都要參加,這是一只龐大的隊伍,約有三百人之眾,當然能入皇極殿的不到百人,其他人都在門外聽宣。
在天未亮的時候,大明朝需要上早朝的官員,就要出發(fā),在午門外等候,宮門在皇極殿的鐘聲中緩緩打開,朝臣們按照位階緩緩而入,在皇極殿的殿前廣場分列站成兩隊,文官在東,武官在西,負責糾察的御史,開始點名。
并且記下交頭接耳、咳嗽、吐痰、牙笏落地、步履不穩(wěn)等失儀的官員,失儀會被列入非刑之正,由皇帝做出處罰。
錢謙益的第一次廷議奏對不利,被皇帝廷杖,就是這種針對失儀的處罰。
當然今天的禮部侍郎錢謙益沒來,十下實打?qū)嵉耐⒄龋呀?jīng)兩天沒下床了,按照估計,他得缺席一個月的早朝。
朱由檢準了他的早朝請假,免朝,是一種殊榮。
鴻臚寺卿將早就由閣老批藍、司禮監(jiān)批紅、皇帝首肯的官員名單拿出,宣讀著趕往各地赴任的國子監(jiān)太學生或者京官外放。
“陛下口諭今日早朝取消,閣老、六部尚書、六部科給事中、督察御史、入文華殿等待廷議?!蓖醭卸髟邙櫯F寺宣讀完名單之后,高聲唱道。
第一次早朝,大明天子缺席。
但是朝臣們不能不來,御史點名就是點卯考勤,若是缺勤可是要扣工資的,正二品的官員年俸才一百五十二兩,缺勤一次,半年俸祿就沒了,除非皇帝特批,比如錢謙益的腚,八面開花無法上朝。
雖然京官們大抵已經(jīng)看不上這個俸祿,地方官入京,一次孝敬少于一千兩,好意思出手?但是站在這里,他們才有資格收禮。
朱由檢就在皇極殿的龍椅上,他不是沒有做好早朝的準備,事實上,他在南海子的破廟里,就思考是否恢復午朝和晚朝的制度,最后還是算了。
早朝早就變成了磨嘴皮子,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徒勞的浪費精力,大明朝臣們也都習慣了將奏章遞到文淵閣,等到處理。
這套辦公體系自角斗士,豹房正德皇帝起,就已經(jīng)再開始運行。
那時候的正德皇帝常常離京到宣府的豹房居住,一住就是一年,回京也是不召開早朝,而是召開子時朝會,晚上十二點常朝,結(jié)束之后就是大開宴席,常常通宵達旦。
荒唐嗎?
其實是正德皇帝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政令,出不了紫禁城,但凡是朝臣們不同意,那就貫徹不下去,而通過大珰劉瑾和權(quán)臣們斗法罷了。
其實從土木堡之變后,大明扣門天子朱祁鎮(zhèn)之后,大明的皇帝的權(quán)力逐漸從天下,縮回到了紫禁城。
朱祁鎮(zhèn)的兒子朱見深,啟用汪直開辦西廠,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端倪。
尋仙問道的嘉靖皇帝,更是將這一套宦官與文臣爭權(quán)玩到了極致,自己抱著個香爐住在離宮別苑的廣寒殿內(nèi),看著他們?yōu)榱讼夘^小利打的肝腦涂地。
自三十年不上早朝的萬歷皇帝開始,大明朝的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