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婦,在大明可不少見,可謂是鬼見愁般的存在,存在之普遍,不能枚舉。
民間百姓家的妒婦不說,即使是一些明公、名士、悍將,也往往懼內(nèi)。
王陽明內(nèi)談性命,人人都得稱一聲明公,一手致良知,誰人不得信服?
申時行、王錫爵兩位內(nèi)閣大學(xué)士,官至極品,個頂個,都是首輔。
戚繼光南平北討,威震四方,倭寇、蒙兀無不聞其名,則喪膽而逃。
蕭如薰,也是矯矯虎臣,守邊大將,汪道昆錦心繡口,旗鼓中原,也算是仕林名仕。
甭管多么位高權(quán)重,碰到這妒婦,都得啞火,都是令不行于閫內(nèi),膽常落于女戎,甘心以百煉之鋼化作繞指也。
懼內(nèi)之病,有懼,其實更多的是回護(hù)。
郝東都已經(jīng)吊死在了梁上,不照樣把自己的家人安排出城,至今杳無蹤跡?
田爾耕沖上了樓,一腳踹開了喜兒的房間,滿心歡喜的準(zhǔn)備抓捕喜兒。
廷議之后的朱由檢,再次回到了乾清宮,臉上掛著幾分笑意,今天的朝政還算順利,王化貞,就是那個丟了廣寧的遼東巡撫王化貞,他的審理再次進(jìn)入了議程。
熊廷弼死了,王化貞還活著。
魏忠賢一死,王化貞作為一個背棄東林的人,東林人沒人愿意保他,本來屬于閹黨的朝臣們,看皇帝提議再審,也就沒說話。
對于再審?fù)趸懸皇拢紓兂銎娴倪_(dá)成了一致。
東林黨恨的他牙癢癢。
廣寧之戰(zhàn),王化貞是東林黨動用了大量的人脈和力量,才一力促成其當(dāng)上了遼東巡撫,結(jié)果王化貞丟了廣寧也就算了,回朝之后,看東林保不住,就直接投了魏忠賢,直接導(dǎo)致了東林首輔葉向高連上六十七道奏疏乞骸骨請辭,最終在天啟四年在黨爭中,輸給了魏忠賢致仕。
王化貞也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他是第一個投了閹黨的人,之后大量的東林黨投靠魏忠賢,就是王化貞起的帶頭作用。
尤其是現(xiàn)在的戶部尚書畢自嚴(yán),盤查賬目,查出了王化貞在任戶部右參議時,多次利用蒙兀炒花部做文章,天啟元年一年,花費國帑近百萬,來安撫炒花等部,說服林丹汗馳援廣寧。
結(jié)果呢?這十七筆錢,戶部并沒有林丹汗和炒花等部首領(lǐng)的回函。
畢自嚴(yán)動用部議議程,讓刑部尚書胡應(yīng)臺提審?fù)趸憽_@符合流程,因為沒有回函,這筆賬就是爛賬,他畢自嚴(yán)無法完成度支,自然有權(quán)審問王化貞。
王化貞也交代了,他一共給了林丹汗四萬兩白銀的定金,說是看到軍隊才會付剩下的錢,這九十六萬白銀,都堆在廣寧府的府庫里,他一文錢都沒花!
廣寧府丟了,這錢他沒帶回來。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這百萬國帑,都給了建奴。
那原來還想用王化貞交換利益的人,也都閉嘴不吭聲了,太倉一共兩座,新舊倉一年收全國一鞭法折銀,也就兩百多萬兩。
張居正的時候,這個數(shù)字也不高,只有六百萬兩左右,張居正死后這個數(shù)字一直在下降。
重啟調(diào)查王化貞一案,全票通過。能混到朝堂上沒有任何人幫他說話,也算是獨一份。
朱由檢反復(fù)翻動著手中的奏疏,嘆了一口氣,田爾耕寫的,剛送來。
“也就是說,你到煙雨樓的時候,喜兒已經(jīng)死在了房間里,而殺死喜兒的是個豪俠劍客,見到緹騎沖了進(jìn)去,立刻自殺了?沒有任何的腰牌身份證明?”朱由檢皺著眉頭問道。
田爾耕俯首說道“臣去了五城兵馬司,抽調(diào)了五城兵馬司入城的記錄,并未找到人,另外一隊從一家酒樓追查詢問,找到了長安門,隨后值守承認(rèn)了,這個無名豪俠,花了一文錢,就未報備入了城。”
“此人入了城之后,徑直去了順天酒樓,點了一壺酒,飲完就在直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