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和鄭芝龍兩個人,當然不是為了喝茶來到西暖閣,朱由檢之所以移駕西暖閣,更多的是因為這里有他需要和鄭芝龍商談的內容。
鄭芝虎和鄭芝豹兩兄弟,被攔在了西暖閣之外。
鄭芝龍這個人很有膽魄,也很有能力。
但是他缺少支持,而這種支持,可不僅僅是官銜和權力,更多的是一種方向上的迷茫。
而朱由檢正好有對癥下藥之物。
朱由檢讓王承恩端來了早就準備好的畫卷,一副主畫,一套輔畫,都是當初利瑪竇所繪制,他將畫卷放在了案幾之上,輕笑道“這是早些年利瑪竇所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此圖馕括天下,可助卿乘波萬里?!?
坤輿萬國全圖在大明算不上人盡皆知,有絕大多數人連這幅畫存在都不曉得。
哪怕是利瑪竇將子午線向左移動170度從而將亞洲東部居于世界地圖的中央,開創了中國繪制世界地圖的樣板,解決如何讓中國處于中央之國的問題。
但是在坤輿萬國全圖上,大明的世界,依舊如同其他國家一樣,零散的分布在這個地圖上,尤其是在大明的在地圖上還進行了大規模的瘦身,而朝鮮和倭國在地圖上進行了大規模的健體。
其實這是利瑪竇的一些政治考量,如果讓大明如此為難的倭國,在地圖上卻是個彈丸小國,豈不是讓大明上下蒙羞?
但是很顯然,即使經過了長時間政治考量繪制的世界地圖,最終也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種傳統的政治觀念,讓皇帝極為惱火。
皇帝,自秦始皇創造了這個名詞之后,這個名詞就代表著征服,伴隨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正確,在中原王朝這個世界,如同一把標尺一樣,讓皇帝寢食難安。
若是以往,皇帝看不見就罷了,但是現在地圖一出,皇帝也不能裝瞎,但是這么大的世界,可不是說要去看看,就去看看。
其實自元朝以后,中原王朝就已經知道了世界之廣袤,除非蒙著眼睛裝瞎,否則任何一個當權者,都清楚的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
而這幅地圖的右上角畫有《九重天圖》,右下角為《天地儀圖》,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圖》和《中氣圖》。
而且還附帶著五洲圖說共計二十三冊,洋流圖說一冊。
《坤輿萬國全圖》并非僅僅一張圖,而是一整套的圖說構成,這都是當年工部和欽天監的心血,包含了利瑪竇在內的航海九萬里的精明人士,與大明在內的十數位臣工,花費了近五年的功夫精心繪制而成。
朱由檢拿出這套圖說,就這樣放在了案桌之上,看著鄭芝龍不說話。
“萬歲,此物乃是神器也?!编嵵埾胍焓?,卻知道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靜靜的等待著皇帝的抉擇。
神器嗎?朱由檢搖頭,這就是知識壟斷。
對于鄭芝龍來說,這就是神器,對于大明皇帝來說,這就是個毫無作用的收藏品。
畢竟一艘封舟,不能遠渡重洋。
其實這套圖說,是經過官刻之后,在南直隸就存有一冊備案、四夷館送給倭國一冊做國事訪問、利瑪竇送到梵蒂岡一冊做的宗教傳教政績匯報、送到巴黎的克萊芒學院一冊做學術交流。
要說珍貴,敞開了印,滿天下都是。
要說不珍貴,但是對于鄭芝龍來說,這就是無價之寶。他沒有機會接觸這種級別的知識。
朱由檢笑著說道“朕決議在津口衛、上海浦、廣州府、澎湖環島四地增設港口,與之前的月港并立,設五大市舶司直屬文淵閣,與布政司平級,六部聯合設立。設立六大使,戶部負責稅務稽查、兵部負責護洋巡江、工部負責營建等等?!?
“若是沒有意外,此時已經在部議了,若是一官能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