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臺吉將手中的煙槍一抖,磕在煙臺上,笑著說道“即使朕不同意,三尊佛不是照樣為了幾兩銀子貨易糧草于丹東、遼西?憲斗何必如此慌張。”
范文程往前走了兩步,激奮的說道“大明新帝登基,重用孫承宗、袁可立兩位肱股之臣,而又用閣老王在晉對二人進行牽制?!?
“而后又將遼西走廊諸事,交給了遼東經略王之臣全權統領,而袁崇煥和滿桂也都是能征善戰之將,皮島毛文龍也有傳言校正餉銀,這一步步都是奇正之術,大汗不可不防!”
“大明國力遠勝我建州,大明一敗再敗還可再敗,可是我建州敗一次,則頹勢盡顯,不可敗呀,大汗!”
黃臺吉看著范文程這副忠肝義膽的模樣,就沒由來的升起了一股厭煩,若不是他的父親臨終前,反復叮囑范文程可重用,黃臺吉早就將拉倒祭天臺祭天去了。
但是無論怎樣厭煩,范文程都是其最重要的謀士,不是其余的文人或者武將可以代替的智囊。
他敲了敲燒煙鍋,笑著說道“憲斗,你自己也說了,大明現在千瘡百孔,只需入關之后,給予致命一擊,則大事可成。這貨糧之事,小打小鬧,不是正應了憲斗收買人心之策嗎?無須惶恐。”
收買人心之策,是在老奴酋還活著的時候就定下的大計,籠絡西虜、朝鮮、遼西、遼東遼民收為包衣,在薩爾滸之戰中,放走朝鮮、西虜俘虜,善待遼西遼東被俘軍卒,就是范文程的計謀。
當初勸殺的就是范文程和范文寀兩兄弟。
范文程和范文寀師出名門,祖上乃是北宋名相范仲淹,他們兩人是第十七代世孫,有族譜可考究。
兩人的曾祖父范銳,是嘉靖朝的兵部尚書。
而他們二人的祖父范沈,官至沈陽衛指揮同知,二人的父親范楠,世襲沈陽衛指揮同知。
可以說他們范家,世代享受大明朝的恩惠。
這兩兄弟是萬歷四十三年在沈陽考取的秀才,在努爾哈赤攻下撫順之后,兩人從沈陽悄悄離開,前往撫順,主動求見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大喜過望,與語器之,囑諸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器之!
兩人第一獻策,就是勸殺,言建州勢弱,易合縱連橫天下之士,合力共擊大明。
甚至以山海關比作崤關,舉春秋舊事,陳明利害關系。
努爾哈赤表面認同,其實內心對這兩兄弟也不是多么看重,這天底下的君主都是一個毛病,對貳臣都瞧不太上。
比如劉基、劉伯溫,幫助朱元璋定鼎中原,拿下了江山,這是多大的功勞?
按理來說,這怎么說也得一個開國公爵的地位。
但是開國六公沒有劉伯溫的地位,劉伯溫只混了個誠意伯的伯侯,連三十四侯爵都沒混上。
劉伯溫也在江山初定的第二年,就被朱元璋趕回老家。
而劉伯溫死時,朱元璋甚至連贈官、謚號都沒給一個。
直到正德八年,把乾清宮點了的武宗皇帝,才想起劉伯溫的定鼎之功,贈太師,謚文成。才算是給劉伯溫名分。
而到了嘉靖年間,嘉靖皇帝研究完了開國史,才發現大明朝少了一個世爵,才讓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襲封了伯爵。
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為劉伯溫曾經是元朝的進士,而且還做了很長一段時間元朝的官員。
劉伯溫混成這樣,有背景的原因,他不是淮系集團的人,朱元璋的六國公個頂個都是淮系集團的人。
也有他自身的原因,定鼎江山之后,朱元璋需要一個人,來制約淮系集團過分龐大的勢力,選擇劉伯溫的時候,劉伯溫自己跑了。
當然還有一個忌諱莫深的原因,那就是劉伯溫是個貳臣,他是元朝的進士,還盡心竭力的元朝效命。
他被元朝罷官的原因,是元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