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想做甚?”張嫣有些好奇的問道。
朱由檢神秘兮兮的說道“騎劫替樂毅,效田單之法。”
張嫣目瞪口呆的看著朱由檢,有些驚恐,這還是她認識的那個小皇叔嗎?但更多的是驚喜。
因為這又是一招絕戶計,但凡是范文程或者黃臺吉招架不力,建州危矣。
哪怕是招架得力,也恐怕要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樂毅是齊秦互帝最后登場的壓軸人物,而在騎劫替樂毅的戲碼中,樂毅是苦情劇男主。
東帝齊湣王上了秦昭襄王的當,登基稱帝,號東帝,看起來一時間風光無限,但是也暴露了齊國要鯨吞天下的野心。
這種野心,讓與齊國糾纏了幾百年的燕國國主燕昭王,寢食難安,派出了蘇秦游說四國,游說的理由非常簡單,咱們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齊國?
各個國君一聽,在理!所以組成五國聯軍伐齊。
這其中也包括秦國。
樂毅能征善戰,還是燕昭王的心腹,帶著五國聯軍,摧枯拉朽,連破齊國七十余座城池。甚至連齊國的都城,臨淄,在樂毅手底下都沒頂住三個回合,被破了城。
齊湣王只能反復逃竄,最終逃到了即墨和莒縣的堅固城池里。
樂毅是個很有才能的人,燕國和齊國斗了數百年了,早就結成了世仇,想要打下城池容易,守住領土,民心所向,那可太難了。
因此,樂毅在得到了燕昭王的首肯后,停止了進兵。
燕昭王乃是一代雄主,他的盤算打的更好,五國伐齊滅齊是口號,若是真的實現了,五國聯軍到時候會因為分贓不均,在齊國打的天翻地覆,直接內訌。
燕國勢小,雖然伐齊是燕國主導,但是燕國到最后撈不到多少好處。
但是燕昭王精明,是一個推拉大師,他就這樣拖著兩座城,今天騷擾明天偵查,后天放兩箭,就硬拖著,不打最后兩座城池。
五國聯軍除了他燕國,其余國家都是長途跋涉,各有各的敵人,不能久戰,拖了一段時間,其余四國慢慢都撤軍了。
而樂毅呢,就在這推拉的幾年時間里,不斷頒布政策,穩定民心、勸農與桑、穩定治安、宣揚和睦、設置官吏、制定法律、減免賦稅,廢除苛政,尊重風俗、保護文化學宮,優待士子。
樂毅和燕昭王,都希望能在一代人的時間,逐漸的消化掉齊國的領土,尤其是讓百姓們心向燕國而不是齊國,從根本上消解掉齊國存在的基礎,實現燕國的崛起。
這就是陽謀,戰略性的陽謀,不管是齊湣王還是田單,都沒有什么好辦法。
齊湣王病急亂投醫,就信了楚國楚頃襄王真的是派兵救他,打開了莒縣的大門,放楚國將領淖齒入了城。
楚國將領淖齒一看大勢已去,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齊湣王做掉了,算是報了前幾年垂沙之戰的血仇。
垂沙之戰,齊湣王他爹,齊宣王還在的時候,聯合四國伐楚,打的楚國四分五裂,楚國早就恨得咬牙切齒,樂毅這是個虎將,他淖齒也打不過,也不能白跑一趟,索性殺了齊湣王也算回報了。
而田單在即墨城,也只能堅守不出,僅剩即墨一城的田單,甚至一度扎了很多小人,寫上了樂毅的名字,希望咒死樂毅。
但是世界畢竟是唯物的,樂毅非但沒有被咒死,反而活的更好了,還生了個兒子樂間。
但是時間永遠是殘忍的,十分信任樂毅的燕昭王,終歸是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輪回,大疾,最終病逝,將國主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燕惠王。
田單聽聞燕昭王死了,興高采烈,甚至直接把自己的酒窖搬空了,送給了城中的百姓,逢人就說,機會來了。
因為新繼位的燕惠王,和樂毅的關系很差。
燕惠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常說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