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情況很復雜,當時先帝要為張居正平反,宗親們不反對,但是朝中的大臣們開始反對。”畢自嚴說完就看著朱由檢,他希望朱由檢能夠聽得懂他話里的潛臺詞。
作為一個臣子,有些話不能明說,但是有些話不說,那就不遵循一個臣子的本分。
故意的停頓、重點內容抑揚頓挫,都是表達自己含義的一種方式,諫諍為心,規諫闕失,需要皇帝和朝臣的密切配合,這一點,朱由檢和朝臣們的情分還沒到那個地步。
顯然現在的朱由檢,正在認真聽取畢自嚴的諫言,在畢自嚴抬起頭的之前,朱由檢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潛臺詞。
其實張居正的改制,最大的“受害者”應該是官僚。
因為官僚們被考成法折騰,每天都在時時刻刻的被考核著,但凡是有些不合格,哪怕在江湖上有四海同盟盟主的江湖地位,哪怕是貴為三公九卿,該罷免,也不含糊。
比如張居正當初收拾的王世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王世貞號稱文壇后七子,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流傳甚廣,在入京之前,王世貞已經領到文壇高達二十余年,入京之時風頭一時無二,進京的王世貞絲毫不畏懼權臣張居正,在職期間每日修仙為生,四處傳道靈氣復蘇。
隨后王世貞就被張居正給罷黜了。
在萬歷元年到萬歷十年六月的這段時間,是整個大明朝官吏們最難熬的時間段。
如果是朱元璋和朱棣,對待貪官污吏、怠政懶政之人是物理消滅,那么張居正所奉行的就是精神消滅,不僅罷官,還要傳召天下罷黜原因,事無巨細,十分詳實。
四處布道的王世貞被張居正罷黜還被邸報通報,天下皆知,王世貞被人嘲諷王仙人,弄的灰頭土臉的時候,修仙大業出了問題,倒不是飛升,而是修仙修出了痢疾。
因此王世貞懷恨在心,四處對別人說張居正喜歡吃海狗腎,還編的有模有樣,讓人深信不疑。
張居正的考成法,是以反腐為核心的吏治考成的方法,吏治繞來繞去,都會繞到反腐二字來。
大明的明公、官僚們的俸祿本來就很低,這一連串的反腐,搞得官僚們日子極其難熬。
“景會繼續說。”朱由檢點頭,示意自己聽明白了畢自嚴話里的潛臺詞。
若是明年要整頓吏治,那就從張居正的反腐開始入手,一抓一個準。
京中打老虎,京外拍蒼蠅,打上十年八年,天下吏治自然海晏河清,該到朝廷的財稅、漕糧、馬價銀等等一分不會少。
畢自嚴摸了摸鼻尖,萬歲眼中兇光乍現,可見是真的聽懂了自己話里到底在表達什么,他笑著說道“張居正抄家的時候抄出了紋銀十萬兩,和當時的司禮監太監馮保的兩百萬兩相差甚遠,萬歷皇帝不滿意,命令當時上位的張誠繼續追查。”
“司禮監太監張誠倒是下得了狠手,嚴刑拷打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張敬修借遍了親朋,籌到了不足五萬兩白銀,張誠極不滿意,五毒之下,張敬修不堪折磨,留下了絕筆書信,自縊而亡。”
畢自嚴說起這段,整個人的身子都縮在了椅子里,這就是為大明效命,終身夙夜忙碌,最后鞠躬盡瘁,猝死在師相之位上的張居正身后事,如此慘淡的下場。
而現在的畢自嚴為萬歲效命,其最后的下場又會是何等的模樣?
他不知道,但是這世間總有些事需要人去做。
朱由檢看著畢自嚴的模樣,就知道畢自嚴到底想說什么,他點頭說道“嗚呼,炯矣黃爐之火,黯如黑水之津,朝露溘然,生平已矣,寧不悲哉!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今張家事已完結矣,愿他輔佐圣明天于于億萬年也!”
朱由檢這話就是張敬修的絕筆,其中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說的就是張居正死后大明的首輔張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