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完全不用弄到如此地步,朕知道沐王府上下赤心忠貞,沐啟元本人狷狂,可以送到京師來,遠離滇南,沒有了依仗他自然就會乖巧,再摸爬滾打幾年,身上的那些棱角磨平了,自然也就好了。”朱由檢知道了滇南沐王府發生的種種,只能無由來的一陣嘆息。
沐王府宋老夫人殺子之事,朱由檢當然是一清二楚,不過那本要發生在兩年以后,本來朱由檢打算等京中事情忙完之后,再處理滇南之事,畢竟還有兩年之久。
可是因為京中缺少壯丁入軍,秦良玉送了七千狼騎入京,讓宋老夫人提前動了手。
而宋老夫人的奏疏里,請旨要讓十歲的沐天波世襲黔國公一職,朱由檢準了。
沐王府十一世系,只有沐啟元本人狷狂了些,圍攻巡按府衙之事,又牽扯到了當年平亂之時的一些私人的齷齪,沐王府這一系和英國公張家一樣,可以說是致死竭忠之典范。
而沐啟元的兒子,也就是現在繼任黔國公的沐天波,跋涉從亡,流離異域,不屈以死,見危授命,斯亦無愧其祖宗矣。
甲申國難,大廈已傾,南明黨爭不斷,無以抗清,平西王吳三桂一路征伐,南明無一合之敵,一潰千里。
南明永歷皇帝逃到了云南入滇,而平西王吳三桂緊隨其后。
沐天波只好帶著永歷皇帝朱由榔再次南逃,奔向了緬甸。
其實沐天波本人在整個滇南都有很大的威望,在永歷皇帝入滇之時,沐天波帶領群臣奉迎,才讓永歷皇帝朱由榔喘了一口大氣。
否則朱由榔能不能入滇,還模棱兩可。
平西王吳三桂手中精兵強將無數,攻破了云南,此時的沐天波有兩個選擇。
作為地方大族,世代掌管土司的沐王府,如果肯和那無數投降清廷的明軍一樣,把頭發剃了,識時務為俊杰,還能繼續做原來的云南王,左右不過是換一個名字,還能保沐府世代榮華富貴。
而且沐府與云南土司各大族多有聯姻,影響甚廣,只要沐天波肯留在云南,那自然還是永鎮云南的云南王,但是沐天波最后還是追隨朱由榔去了緬甸,流亡四海。
而平西王吳三桂也不含糊,直接追到了緬甸,面對吳三桂的壓迫,緬甸王獻出了永歷皇帝朱由榔。
而沐天波發現了緬甸王的企圖,就奪過了緬軍的配刀,力戰殺九人,最后血灑異域而亡。
沐王府滿門忠烈,朱由檢清楚,但是宋老夫人的處理方式,朱由檢也只能嘆息。
宋老夫人的奏疏里說的是沐啟元暴斃而亡,但是朱由檢知道這段歷史,也清楚這不過是個托詞罷了。
朱由檢將批好的奏疏遞給了王承恩,王承恩滿臉迷惑的說道“萬歲爺,黔國公正值壯年,力壯之時,怎會暴斃?這其中必有蹊蹺,是否要派緹騎或者內操去看看?”
“這其中必有蹊蹺。”朱由檢點頭重復了一遍這句話,笑著說道“再多的蹊蹺也沒有蹊蹺,眼下滇南云南由宋老夫人掌管,派出緹騎,徒惹煩惱罷了。”
“萬歲爺英明。”王承恩順嘴說道,但是既然萬歲爺不想深究,他就當自己沒有發現蹊蹺。
“馬屁精。”朱由檢嗤笑一聲,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
這本奏疏是由御史毛羽健所寫,朱由檢打開看了半天,扔進了垃圾桶里,復議上書請旨廢黜驛站制的奏疏。
毛羽健最近在京師非常的出名,大街小巷都流傳著毛羽健的傳說。
此人當初因為厭惡了魏珰被罷免歸鄉,又因為魏珰死而被起用,進京重新擔任御史,本身飛黃騰達的機會就在眼前,新帝登基,一切萬象更新,若是抓緊時間做事,那自然有很多的機會。
但是毛羽健這個人的確在抓緊時間,不過他是在抓緊時間造孩子,若是和妻子敦倫,這事怎么可能鬧的沸沸揚揚?
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