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也就是交趾,通過藩屬國的朝貢體系,向大明朝進貢了兩頭白象,最近在京師引起了百姓們的圍觀。
朱由檢對白象不是很感興趣,上輩子,去動物園也看到過不少的大象,他倒是對安南進貢的另外一樣物品,十分感興趣。
當年朱翊鈞曾經好評過的福壽膏,大約有三百斤重的福壽膏就在內官監放著。
朱由檢其實非常想要授意鄭芝龍,帶著大明無數的商船,前往東南亞地區,購買鴉片,并且向遼東傾銷。
沒有什么問題,是一噸福壽膏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噸。
這么好的東西,當然不能只貨與遼東,發動大明皇帝的主觀能動性,各路藩王、大臣、勛戚、地主們,安排上福壽膏。
大明的銀子在豬圈里都要爛掉了,經濟一片涂澤,畢自嚴絞盡腦汁,甚至為了良幣驅逐劣幣,連大明皇帝的小舅子和岳丈,國母的父親都給送進了左鎮撫司。
福壽膏,上!
地主們會乖乖的把銀子從豬圈里起出來,然后高舉著銀子,大聲疾呼,帶走我的錢,給我福壽膏。
買福壽膏換來的錢,可以用來投資薊門火炮局、天雄軍、川軍、秦軍,甚至可以投資一下關寧軍,按照清末福壽膏的收入,朱由檢的規模不用太大,就能夠解決征遼餉,每年六百萬兩白銀的軍餉問題。
等到友邦建奴和家奴藩王、大臣、勛戚、地主們,吸的差不多了,一聲令下,先削藩,再北伐。
這個福壽膏從哪個方面看,都是對大明王庭極好的東西,只要朱由檢掌握了鄭芝龍,那么這項買賣,大賺特賺!
“王伴伴,差人把這些福壽膏都燒了吧。”朱由檢最終看著內官監那三百斤的福壽膏,選擇了焚毀。
福壽膏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大明王朝續命的一個很好的依仗。
事實上,清廷末年,在兩次鴉片戰爭失敗之后,大肆種植鴉片,獲得了極其豐厚的回報。
很多人都喜歡吹英吉利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在任期間,為韃清收集了無以輪比的財富,但是真的打開歷史的畫卷,細細去查詢道光、光緒、宣統年間,每年的稅收從三千萬兩,斷斷十年間,飆升到了將近兩億八千萬兩。
其中絕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種植福壽膏,用土藥壓過洋藥的國策的政策影響。
什么壞處?
中原大地遍地煙館。
流毒難清,清除名為福壽膏的流毒,中國用了整整百年的時間。
人生多數都不足百年。
朱由檢從來不在意自己在青史中會留下怎么樣的名聲,他也從來不在乎自己會不會文臣們描述為一個暴君,但是他很害怕被百姓們戳著脊梁骨罵十年、百年、甚至是千年。
豈止是寢食難安?
潘朵拉魔盒一旦打開,朱由檢并沒有關閉這個魔盒的能力,大明上上下下,會為了福壽膏這種東西,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朱由檢,將會成為民族罪人,被徹底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世世代代的受人唾棄和謾罵。
他不在乎名聲,但是福壽膏不是大明困局的出路,甚至可以說是窮途末路。
一切都危害百姓根本利益的行為,都是找死的行動。
其實從統治者的角度,大肆種植土藥也是地方軍頭做大的起始動機,一旦朱由檢開啟了這個魔盒,本就不太聽從朝堂號令的地方,一下子就徹底變成了群魔亂舞的局面。
到時候,建奴入關,難度要小上數萬倍。
大明皇帝,心心念念的建奴,正在兄弟鬩墻邊緣游走的時刻,選擇了出征。
這是一種極其無奈的選擇,建奴必須拿下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才足以壓住內部矛盾,用掠奪的財富,來掩蓋一切的問題,當一次失敗之后,就連十三甲起兵的努爾哈赤,在寧遠城兵敗之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