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如杞收到了萬歲的手諭,略微有些嘆息的靠在了座椅之上,神情有些落寞。
他想要為沈棨申辯,那個在宣府看到自己痛哭流涕的師弟,這種心態是私情。
但是他卻不能為沈棨申辯一句,哪怕是一句話。
萬歲不讓他說話,大明的國勢也不允許他為沈棨說話,這是通敵賣國之大罪,于大節而言,耿如杞也不能為他的師弟說話。
“糊涂呀?!惫⑷玷竭B連搖頭,將手諭放進了專門盛放圣旨的匣子里,這都屬于皇恩浩蕩的無價之寶,看似幾張紙,不值什么錢。
可是這天下有誰有這么多的圣喻伴身?
“耿老西,出大事了!”郭尚禮渾身是血的沖進了順義王府,跑進了書房內,連房門通稟都沒做,直接闖了進來。
“受傷了?!”耿如杞猛的站起身來,急匆匆的扶住了郭尚禮。
郭尚禮搖頭說道“這是建奴的血,我快馬行至察罕浩特,喬裝打扮一番,混入了大營之內,雖然看似尋常,但是戒備極其森嚴,軍營中顯得極為空曠和安靜,似乎并未駐軍,經過多方打探,才知道代善分兵,帶領主力奔著歸化城而來!”
“行至二嵬坡,與建奴斥候干了一仗,這都建奴的血,代善可能已經到了歸化城附近?!?
“堪輿圖,快!”耿如杞大聲的咆哮著。
行軍是一件很復雜的系統工程,并非帶著人一路莽上來就可以了。
那種一字長蛇陣的行軍法子,前軍已到,后軍還在幾十里外,中間一個穿插,整個一字長蛇陣就被腰斬,而且通常糧草先行、輜重押后的行軍之下,被中間穿插,就會失去攻城的輜重。
通常情況下的行軍,都是左右兩翼、前先鋒,殿后、中帳大軍策應的行軍方略,相隔數十里地? 而這種分兵? 十分容易被防守方抓到先手,比如先鋒被全殲? 后軍就會極其劣勢。
當初的薩爾滸之戰? 就是三月一日夜杜松被全殲,馬林見到潰軍? 立刻轉陣防守,但是依舊在三月二日被全殲。
先鋒被消滅之后? 后軍很容易就被個個擊破。
自古行軍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而行軍也是耿如杞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機會,只要逮著了對方的破綻,狠狠撕咬一口,防守歸化城? 將會變得極其簡單。
大明的軍隊戰斗力很弱嗎?
其實耿如杞知道? 大明的戰斗力并不弱,比如“先行冒進”的杜松,到達預定戰場鐵背山之時,是二月三十日(陰歷)。
而馬林緊隨其后,在三月一日就已經進入了預定戰場。
兩只萬人隊的行軍? 即使在杜松冒進的情況下,半日距離僅僅二十里? 在通訊靠腳的大明朝,這種默契程度? 幾乎是令行禁止的典范了。
杜松的杜太師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 但是貿然進攻吉林崖的行為? 再次分兵? 給了老奴酋機會,而老奴酋抓住了這稍縱即逝的戰機,擊敗了杜松,隨后就是摧枯拉朽的勝利。
薩爾滸之戰就是典型的斬先鋒,將敵人消滅在行軍途中的經典戰役。
無論代善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行軍,耿如杞都有機會占到極大的便宜,并且順利將戰果擴大,獲得戰爭的先機。
當然耿如杞不知道,大明的皇帝卻知道一種行軍方式,敵人萬萬占不到便宜,相反,還會望風而逃。
那就是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般的小推車的行軍方式,這種行軍方式,完全不需要拘泥于任何的戰陣,站在巨浪之上,可以摧毀一切試圖抵抗之人。
淮海戰役,就是這種行軍中獲勝、獲勝中行軍,戰線一日百里,推的運輸隊長直接懷疑人生。
終極戰爭奧義,就是如此的樸實無華,行軍,獲勝,再行軍,再獲勝。
代善這一招暗度陳倉,實在是出乎了耿如杞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