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魯思齊布終于回過神來,嚇了一身的冷汗。
相對于大明而言,蒙兀人和建州女直、海西女直人都是傳統意義的華夷之辨體系中的蠻夷。
他們本應該同仇敵愾,共擊大明才對。
可是林丹汗寧愿西進,明知道此行兇多吉少,也不愿意投靠建奴。
而土默特部也在舉族之力,奮力的抵抗,寧愿死的血流成河,也要抗擊建奴。
而喀喇沁在三部之中,實力最為弱小,也是在大明和建奴之間左右橫跳,而且多數情況下都站了大明。
這是蒙兀人背叛了蠻夷嗎?
并非如此,除了孛兒只斤黃金家族的榮光、蒙兀人和女直人的世代恩怨以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建奴做事,是不講道理的、是毫無根腳的、是完完全全服從于建奴主的喜怒哀樂的,這也是建奴八旗軍戰斗力的來源。
相比較之下,大明做事還是講一些道理的。
這也是為何王文政說正黃鑲黃旗,屠了察哈爾部的萬戶府之時,固魯并不驚駭,甚至第一時間信以為真的真實原因。
“王大珰救我!”固魯思齊布瞬間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之后,立刻俯首說道。
王文政壓根就不是來勸他打消投靠建奴的,而是在給他下最后通牒。
若是固魯思齊布依舊在建奴和大明左右橫跳,其下場就是察哈爾部萬戶府的下場。若是固魯思齊布稍微有點猶豫,部族傾覆就在轉瞬之間。
王文政依舊是那一副的笑容滿面、人畜無害的模樣,也未回話,反而看著太陽落山的方向。
代善趕到察罕浩特的時候,就是建奴血洗喀喇沁之時,這是王文政的判斷,也是耿如杞的判斷。
他們需要宣泄在灰騰梁之戰戰敗的情緒,否則八旗軍的士氣是斷然無法恢復的。
當年,建奴三旗在第一次沈陽之戰時,因為攻城不利,在敗退的時候,屠掠了烏拉特部,來保證自己的士氣,烏拉特部脫離察哈爾部,舉族歸附就換來了屠掠。
在大明身上損失的一切,建奴都要在蒙兀人身上找回來,這就是建奴的做法。
這也是土默特、察哈爾、喀喇沁始終不愿意真的歸附建奴,因為隨時建奴都有可能因為與大明戰事不利,拿他們開刀祭旗。
這也是固魯一直擔憂的事,王文政告訴他,察哈爾部右翼萬戶府被殺的片甲不留的一瞬間,讓固魯心中的石頭落地,徹底倒向了大明朝。
“那就請首領下令遷民吧,先把普通百姓遷到張家口的軍堡里,三個萬戶府,總歸來說還是有一戰之力,希望能夠等到宣大的援軍吧,宣大兩府之兵,護著一個喀喇沁部還是綽綽有余的。”王文政最終點頭說道。
“王大珰可是要回京?”固魯有些猶豫的問道。
王文政眼中一亮,雖然因為固魯反明之心甚重讓他非常不喜,但是這個人不是個蠢貨,他在試探大明的誠意。
若是大明誠意不足,他大概要對后金割肉來換取和平了。
“某為何要回京呢?某就在這里,耿巡撫在處理大明金國之事后,會趕到宣府,再從宣府調兵遣將馳援喀喇沁,這段時間,某不會走的。”王文政給固魯吃了一顆定心丸。
固魯心中大定,對著京師的方向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大聲的喊道“若此次喀喇沁部能夠幸免,臣必親往京師,以謝圣恩!”
“萬歲爺不喜歡跪禮。”王文政提醒了一下固魯萬歲爺的喜好。
“你為什么不去確認下消息呢?哲蔑還活著,你可以去問問他。”王文政略微有些好奇的問道。
固魯卻是搖了搖頭說道“這件事,既然是大珰親自開口,那便斷斷做不得假,真的去確認消息,大珰怕是要回京了。”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不費勁兒,王文政一甩袖子離開了固魯的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