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做出來,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火藥,輪轉槍的引燃藥和發射藥需要同時輪轉,那么必然用到了彈托,而木制彈托,你也看到了,第四次啞火了,工部給出的意見是銅制彈托。”
朱由檢拿出了一顆銅制的彈托,把玩著,這個東西眼下做起來十分麻煩,他試槍都用的木制彈托。
“戶部畢自嚴鑄錢要銅、薊門火炮局的孫元化鑄炮要銅、兵部的畢懋康自生銃也要銅,現在好了,工部又要銅制彈托,朕去哪里給他們搞銅?滇銅那邊已經開始開采了,可是這個周期實在是太長了些。”
“第二個問題,就是這把槍上有些齒輪,包括這枚銅制彈托,制作需要用到脫蠟法,制作緩慢,而且精度要求也高,年內,是無法大規模量產的。”
做是做出來了,但是能夠大規模列裝的只有自生銃,明明有更好的裝備,卻受限于銅的儲量不足,無法列裝,只能小規模試裝,實在是難受。
“自生銃已經很厲害了!”田秀英卻不氣餒,相比較永樂造的邊銃手銃,崇禎造的自生銃已經是質的飛躍了。
而且田秀英從小接觸軍卒,知道將士們天天擦拭火銃,若是自生銃大規模列裝,將士們保養火銃之時,摸著崇禎兩個字的時候,多少也會想到當今萬歲爺的好。
田秀英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大膽的說了出來,離開了京城那個名曰皇宮實則牢籠,規矩大于天的地方,田秀英也越來越大膽了。
“小囡囡,想法不少,說的有理。”朱由檢卻是沒想到這一層,他只是想讓自生銃趕緊大規模列裝,改善大明軍備尷尬局面。
科學解決理論問題,工程解決應用問題,這就是生產力發展的兩條腿,無論哪條腿出現了問題,都會讓生產力的發展停滯不前。科學給工程理論指導,工程反過來促進科學的進步。
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朱由檢說的就是工程問題,大明眼下因為缺少銅,導致了工程應用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有限的資源下,他只能保證更穩定的燧發槍的大規模列裝。
但是朱由檢并不擔心大明的火器會落后,小弗朗機人馬漢發明了燧發槍已經將近一個世紀,但是火繩槍在泰西依舊大行其道,根本無法推廣,這就是大明火藥工程實踐的好處。
每次談起國事之時,這位少年天子總是侃侃其談,似乎沒有他想不明白的道理,這讓田秀英的眼神變得有些柔軟,但是陡然想起了萬歲爺的身體骨還沒有完全康復,立刻止住了自己大膽的想法。
金尼閣送來的七千冊泰西的書籍,已經完全翻譯完畢,連那些個宗教向的書籍,他們也沒拉下,在不耽誤大明工部進程的前提下,朱由檢也樂見其成。
思想是需要碰撞,最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留下顛不破的真理,大明并不是完全都對,泰西也并非完全都錯,思想的碰撞,必然帶來更加有深度的思考,這也有利于大明在思想上的前進。
金尼閣、宋玉函等四位工部座卿并非白領俸祿不干活,就拿攻打南山隘口之事,飛躍壕溝的鐵索橋這兩件決定勝負的戰事而言,就有工部的功勞,勇字營的工兵營多數都是由工部的技術支持與指導。
工部這次,也送來不少小玩意兒,都是由七千卷書的原理做出來的物件,其中就有自生火銃的槍管。
這根槍管,卻是大明此時最高成就之一,第一批一共生產了兩百根,全鋼打造,帶膛線的槍管。
槍胚是一根在西山煤局打造的鋼鐵棒材,在經過了切割成段、稱重篩選、確定無氣泡后,在送入作坊,由手工鉆深鉆打出通孔,再套入帶有螺旋紋理的鋼質內芯后,反復、均勻而又緩慢的冷鍛毛坯,使其拉長,最終打磨拋光內外表皮。
到此還不算完,還需要進行鍍鉻防銹,最終還要在外涂漆,才會形成朱由檢手中的這根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