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奶會。”王孟蘭搖搖頭。“我留意一下菜種,要是能種就好了。不知道今年還能不能種果樹,要是成,就往家里挪幾顆石榴樹。”
“我看到大隊那有一棵芒果樹,媽,那是誰家的啊。”
“不知道,許是公家的,你可千萬不要當著人面摘。”她搖搖頭。上山的木材樹根果樹,都是公社集體財產,甚至家家戶戶雞都沒有一只。這樣是公平了。但是還是有社員在晚上去摸芒果香蕉吃,山里除了撿柴火去,平時偶有能看到櫻桃樹,野桃子,八月瓜,牛腰子。
她不喜歡吃芒果,所以沒有打過那個主意。高家嶺的婦女都很少像電視里那種中年婦女嗑瓜子說閑話。這時候婦女走路都拿著一雙鞋底,走到哪里就納到那里。要是揣著瓜子,那可不像話。會被人說是嘴饞的。
中午她把豬喂了。用的是煮熟的玉米芯磨成的粉和糠。糠是大隊出的。大隊也有糧食,交上去的公糧就是成品糧食。損耗的那些谷殼都磨成粉拿來喂豬,聽說這事情跟公社那邊磨了好久。可見隊長有糧叔是個行動派。
豬吃熟食的適應性很好,連其他飼養員都嘖嘖稱奇。
“小姚,你是要出遠門吧?去你婆婆的娘家?”有社員過來問,其實都在好奇元家最近說要分家的事情,村里沒什么秘密,要是有,一下就傳遍整個大隊。元家在社員里算是個特殊的存在。因為一大家子人,還因為早年失蹤的獨子。還有二嫁的兒媳婦。總之,聽到元家的事情,就有人過來湊個熱鬧。
“我跟我媽走親戚呢,阿槐他大姨家遠,我們難得去一回。我媽說了。大姨就惦記著我們過去做客。哎,對了,張嬸,你說我去銀灘公社,是不是得經過成縣啊?”
張奪芳一聽,就放下手里的掃帚,擦了擦手,興致勃勃的開口:“還真是,小姚知青啊,你們啥時候出發啊。”她笑著過來幫姚曉漁把手上的活兒接過來。“你要有空,能不能幫嬸子去集市稍點東西?”因為交公糧,其他地方都跑到糧管所來。糧管所離第四,第五大隊很近。所以高家嶺這邊都不用跑原路。
更遠的交公糧,就要走上十天。
中間到成縣,就有一個集市。上面賣什么都有。幾乎都是農民拿家里地里種的一點蔬菜,雞蛋,之類的販賣。還有一點自己做的農副產品。比如草席。藤框,香蕉之類的。這次趕集就在十五,人肯定不少。
有人聽到張奪芳的話,就跟著湊過來:“對啊,上次趕集我忙著炒秋茶,都沒空去,小姚呀,你能幫忙大姐捎點東西嗎?”
姚曉漁一聽,臉上為難的說:“我肯定樂意幫各位嬸子帶,就是這路上有點遠。哎,我這手上也提不了太多...”
張奪芳一聽,就說:“不用你帶多重,我跟你說啊,大妹子。”她語帶熱絡的把姚曉漁拉到一邊說“我跟你說,你不要跟被她們給坑了。那集市有啥東西值得帶的。你去鎮上,去成縣,那里才有好東西呢。”她隱晦的努了努嘴。“我娘家有個表舅在鎮上呢,你去幫我帶瓶奶粉。我給你介紹我表舅。你找他買東西,準沒錯。”
“張嬸,你說的是真的。”
“我騙你有什么好的?”她繼續說:“我表舅在供銷社那邊跑貨車呢。你知道吧,村里都沒有那種大貨車。鐵疙瘩!”她拍了拍姚曉漁的肩膀。“你是知青,見識廣,這事兒我才找你呢。”
“那嬸,我還真沒出過門,路上我都聽我婆婆說的,要是經過鎮子,我就去問問。要是我婆婆說不走那兒,我怕是也不能自己瞎走。”
張奪芳立刻說:“那沒事,你記得就行了。”她說完就揮揮手,而姚曉漁拍了拍心口,心想這趟可不算虧了。
她把糧票和零錢包著的手絹放到口袋里,對張嬸說了句,然后就沿著大路往家趕。這條路半路岔路就是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