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糧樂了,嘴里抽著煙說:“你這思想覺悟還挺高的。我也不跟你賣關子,這事情本來就是隊里的大好事,誰開拖拉機,只要能開好都是為人民服務。為咱們鄉里搞農建,所以隊里準備讓平時干活表現積極的同志去參加學習,就在每天下工以后跟著師傅學。”他還看了姚曉漁一眼,似乎不相信她能考的上一樣。
他說:“你飼養干的不錯,隊里有目共睹,也是高紅梅同志提了你,這樣你就可以跟著其他隊里的勞模和積極分子一起去學車。怎么樣?吃了了這個苦么?”
姚曉漁喜上眉梢,她這么賣力每天上山找各種野菜,又是撿柴火煮豬食,可算是沒有白費啦。高紅梅這人情她得記著,不能讓人家白給說好話。
她還有一點沒想到,這時候公分都按照年齡和性別再加上成分來計算,跟人干活努不努力積極不積極都沒什么關系,吃大鍋飯,大伙平時干活都不怎么賣力,就像養豬似的,他們以前只知道割豬草喂豬,喂死了就死了。也沒誰去想辦法喂豬吃別的東西。怎么讓豬多吃些。
一句話,全靠同行襯托。
高有糧這話也是在大隊公社開會的時候,大伙一致贊同的,公社的社長和其他想塞點親戚去開拖拉機的都只能按捺住,心里倒是后悔沒讓自己的大侄子,侄女他們平日好好干活了。
公社管理委員會的意思是,這次一共三輛拖拉機。所以就找四個師傅,平時輪流開。而這個人選,就讓那些勞模和積極分子自己報名,然后直接來公社這邊學車就行。
在高有糧這里得了準話,姚曉漁心里就覺得自己還算是有把握,她雖然沒開過拖拉機,可是前世她在大學就拿到了c1的駕照,還在出差期間給領導開過景區電瓶車。誰說女司機手藝不好,她不服氣。
以前的記憶對現在的她來說是筆財富,跟村里其他沒有基礎的比起來,她至少還摸過方向盤,這么一想,她心里也就有譜了。
姚曉漁美滋滋的回家。而沒有多久,知青那邊也知道了這次選勞模去學開車的事情。頓時,整個第三生產大隊都轟動了。
要說有拖拉機的時候,大伙都只覺得榮耀,有面子,可輪到公社選司機,那可是實打實的公分和好處,是不用下地且受人尊敬的活。更別提那些知青了。他們得知這個不用下地的機會,就跟餓了個把月的孤狼一樣,一個個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又有人聽說這回知青里也有兩個積極分子被選上了。于是目光毫不猶豫盯上了吳德輝和姜向萍。
姜向萍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在刮麻,有好一會兒,她都木愣愣的盯著手上轉動的麻刀,這批麻是她主動要求幫忙隊里干的。因為有麻繩能去供銷社換錢。她也打算明年開塊小坡地種麻。她手都被染上褐色。有往臉上擦了一把。這才說:“那我還要下地不?”
吳德輝倒是有點感嘆,拍了拍姜向萍的肩膀說:“你辛苦了,要是能選上,肯定不用下地了。只每天開拖拉機就行了。一天計一個大工,這是大隊長說的。”他心想,不下地,那多好的事情呀。一個大工算作十個公分。抵得上一個身強體壯的成年勞動力的公分了。
身旁幾個女知青都目光灼灼看著吳德輝,覺得他果然是與眾不同。
和其他男知青比起來,那叫一個辛勞苦干。他之前還有點懷疑自己來這鄉下到底是為了啥?想了個把月都想不通,這會子想明白了。果然勞動光榮,要不光榮,他怎么有這么好的機會呢?他忍不住就咧嘴笑了下。一群知青們,只有孫琪和文興學滿臉不高興。
張靜芳羨慕的看了一眼姜向萍,她說道:“興學,你真沒跟隊長說咱們的事?那隊長還不知道吧?你給我說說成不?”
那天文興學被抓去之后,他們都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么,只知道文興學說他們干的事情被隊里知道了。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