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屋一怕地勢低積水,二怕屋頂漏水。土屋蓋起來要垛墻,挑井水洇土,一垛垛的壘墻,要錛泥,用腳踩一整天。一天十個公分,村里壯小伙都不想干這么辛苦的活。
砌磚就輕松地不用說了。一天七個公分,多得很的人愿意給他們蓋屋子。兩車的磚花了五十,就挨著老程頭的屋子旁邊蓋一間嶄新的磚瓦房。有二十平米。元槐提著木料去找人換了兩根老木頭當做房梁架起來。不到三天功夫。連帶廚房灶臺都差不多干了。姚曉漁又收拾了頓肉菜歡送這幫人。
雖然說不是平地起房子,可是這是村里第一個磚瓦房,于是不少人第二天都過來看熱鬧了。這一看又忍不住嘴里泛酸。說:“哎呀孟蘭嫂子,你家阿槐可真是本事,還沒干兩個月呢,這都起新房了。你說說看。這不是本事麼?”
又說元槐以前看著傻,可人家聰明著呢,他們在土地廟撿幾塊磚偷偷摸摸,人元槐能想到法子拆煉鋼爐蓋新房。
村里之前總共就兩個鍋爐。現在叫那幾戶蓋房子的人家買去了。以后其他人可沒有這個機會了。
想到這一節,之前還笑話他們傻的人都后悔起來,那可是磚瓦,明明白白的紅磚,不怕水不怕雨。怎么他們就沒人舍得出錢把磚拖回來,下次哪里還有這么好的機會啊。
連元老太都是這么想的,她跑到新房子左看右看,恨不得這房子就是自家大孫子的。怎么不后悔呢?她手里還抓著元寶磨那分家的錢。這錢要是全買磚頭,兩間的新房都能蓋出來了。
元老太那個后悔啊。好幾天下地都沒勁透了。
姚曉漁還想說什么呢,過年時光飛速略過,等她收拾完幾間屋子。里外掃了一遍,元槐就出發去三線廠了。他走的依舊是匆忙。這回倒是留了不少糧票。不用家里給帶糧食去了。
姚曉漁也迎來了拖拉機的考核。這次是公社里的幾個領導過來檢查這次考核。姚曉漁聽了不免心里打鼓。她雖然有所準備,可是難免擔心名額有限,自己錄不上。
再說另一頭,姜向萍也是緊張兮兮的,過年的知青都回來了。臉上都帶著還沒擦干的眼淚,分別了家人,踏上了前往農村的列車。她們和親人分別的這次比之前那一次更加傷感。她現在全身心都投入到練車中。趁著還沒開始春耕輪種,隊里收獲大白菜的時節。這些先進分子又學了兩天。然后周末,就來到了考試的日子。
因為是公社領導過來,一個社長,一個曹書記。兩個人去了大路,找了處進村的路。然后把拖拉機開到路上。由曹師傅開過來。公社重視這次選拔人才的事情,因此特別還寫了個公告,大意是要在勞動人民中的積極分子選出最合適的司機。一共選四個。這件事在幾個大隊都是新鮮又熱鬧的。于是到了下工的時候,田埂站了不少人,密密麻麻擠著看已經被清理過的大路。
姚曉漁先是聽到了好幾個人的名字。曹師傅今天特別穿戴一新,褲腳都扎起來,他中氣十足的說:“本次考核需要感謝公社社長,書記,各位領導支持,有了各位領導的支持,咱們大隊的日子越來越紅火。”說完,底下都紛紛鼓掌。
“是啊,現在日子比前幾年好多啦!”
也有人說:“咱們大隊也要有拖拉機了,可不是越來越好。”這話說得底下的公社領導都是紅光滿面。場面話誰不會說。更何況是下面社員真的得了實惠,那感激自不必說。
“由我負責考核你們的技術,通過的人可以單人大隊拖拉機手的職位,現在四人一組都上車。從這里開車到曬谷場一個來回。”
四人一組,實際上是每個人開一段路。學車現在堅持下來還有20個人,所以是五個來回。每個人差不多開三百米(畢竟油費不便宜。)社長也就是鄉長跟曹書記坐在車上體驗一番,然后也要根據他們的表現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