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慶宏站起來拉了拉金文王的衣袖,小聲的說“皇子請冷靜,現在不是惹怒唐朝的好時機。”
“在下樸慶宏,突厥王何必那么認真,我皇子只是一時的快語,大唐作為天朝上國卻威脅我國皇子不太合適吧?”樸慶宏問道。
李泰搖了搖手說“你錯了,我不是在威脅他,我是在教育他,讓他知道對宗主過要表現出該有的態度。我大唐乃禮儀之國,是應該禮讓一些,但是并不是懦弱,你要分清楚。”
“突厥王那你不覺得你的話語是在挑起兩國事端嗎?”樸慶宏說道。
“如果你新羅國認為是這樣我也沒有辦法,你可以回去告訴你新羅國主,我李泰接著就是了。”李泰無所謂的說。
“你…”樸慶宏一時不知道說什么,真打新羅肯定不是突厥的對手,但是這種赤裸裸的打臉,讓他非常的難以接受。
“在下百濟義慈王之子扶余拓,突厥王確實是才華橫溢,讓人深感佩服,這局就是突厥王贏了,按道理說三局兩勝,突厥王已經拔得頭籌,還是比試一下第三局,讓在坐的才子也有展示的機會。”扶余拓岔開話題的說。
孔穎達看到李泰表示出無所謂的態度,李世民對他也是點了點頭,于是就決定大比繼續。
孔穎達清了清嗓子說“大比的第三個題目考的是詞,給大家一個命題就月,都可以做,誰想說也可以說,這樣走更多的機會展示各位才子。”
孔穎達說完考題,大家開始低頭的創作,有的皺眉,有的低語,甚至還有人走到大殿門口去觀察月亮。
李泰叫來旁邊的小太監,取來筆墨紙硯。待取來以后,李泰開始低頭的寫,寫完以后把紙翻了過來,用酒杯壓住。
李泰對李世民行禮說“父皇兒臣還有些事情,想提前告退,請父皇準許。”
李世民對李泰今天的表現非常的滿意,行事進退有度,才學力壓眾人。
“青雀你既然有事,朕準許你可以提前退下。”李世民點頭說。
“兒臣謝父皇,兒臣告退。”李泰行禮退出了大殿。
李泰的離開造成了不小的轟動,大部分人都認為李泰是因為做不出好詞才提前退場。
李泰離開讓在場的不少仕子也松了口氣,不單單是他文采,就是他的地位何人敢與之爭鋒。
不少人開始吟唱自己的佳作,不管好與不好,都想在李世民面前露一下臉,讓皇上對自己有一些印象。
金文王也說完自己的作品,追捧的人開始夸獎,讓金文王找回了自信,對沒有人超過自己的作品,突厥王也跑了。
“金文王,此篇詞非常的不錯,在第三項大比中可以稱為佼佼者。”國子監的一個祭酒品了一下他的詞道。
孔穎達好奇李泰剛剛拿筆墨寫的是什么,孔穎達走了過去挪開酒杯,把紙翻開看到寫到紙上的東西。
“好詞,筆鋒流暢,境界高深、千古佳作呀,”孔穎達雙手激動的拿著這篇詞,忍不住喊出聲來。
包括李世民在內所有人都看向孔穎達。孔穎達把這首詞雙手送到李世民的面前,李世民接過紙,開始讀李泰寫的詞,讀完了回味著李泰詞的味道,李世民把紙交給高士力,讓他當眾宣讀。
高士力走到眾才子面前開始朗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聽完眾人都安靜了,想到自己做的詞,和李泰的一比較,真的什么都不是,金文王臉再一次被打,想到剛剛還受別人的追捧,心里還洋洋得意,現在直接掉進了冰窟窿,金文王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其實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