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孔大人,這個需要我去解決嗎?咱們學院是有醫學院的,無非就是蓋棟樓,到時候把畢業的學生,再招聘一些名醫往里一放就行了。”李泰說道。
“老了,腦子不好了,什么都不記事了,出門買東西都總是忘了給錢。”孔穎達搖了搖頭說道。
“行了,別裝了,你的想法是不是教師看病不給錢呀?”李泰戳破孔穎達的想法。
“能這樣最好,你的部隊的士兵不是在軍醫院看病免費嗎?”孔穎達不好意思的說道。
“不一樣,他們最多的傷害是戰場上帶來,為國而戰受了傷看病還能讓他們自己看病掏錢嗎?老師雖然也會有一些職業病但是沒有士兵那么嚴重,這樣吧,教師工作開始只要掏一半的錢,滿一年給四成,滿三年給三成,滿五年兩成,十年以后免費,這樣總行了吧?”李泰想了想說道。
孔穎達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說“可以,等醫院成立以后我就這樣安排,讓教師得到更大的實惠。”
“醫院要在長安城建立,不光要面對教師,也要面對百姓,醫學院的學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實習機會,也可以造福百姓,也可以賺點小錢保證醫院的運行。”李泰說道。
“我看可行,就是長安城里建在什么地方?土地的購買是一次不小的錢財。”孔穎達說道。
“這些讓那幾個大少爺想辦法吧,他們這方面可是行家里手。”李泰臉上掛著壞笑。
學校的事情已經解決的差不多,畢業典禮李泰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過幾天就要召開了,到時候規模也是非常大的。
這次李泰早早的來到了幼兒園,站在門口等著接自己的孩子,門口不少百姓認識李泰,都圍過來問好打招呼。
“大家對幼兒園還算滿意嗎?有什么意見大家都可以說說。”李泰問道。
“滿意,孩子這么小就可以識文斷字,我沒上過學,要不是和王爺在外征戰時學過幾個字,要不然我連名字都不會寫。”一個青年人不好意思的說道。
“好是好,就是每次為了接孩子都要放下手里的農活,孩子都已經認識回家的路了,不行就讓孩子自己回去吧。”一位婦人說道。
“你說什么呢?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寫字,每天都能吃飯肉,沒年只收很少的錢,在說你農忙時誰給你看孩子?在學校多好,王爺做了這么多你還不滿意,還要挑不是。”另外一個婦人不滿的說道。
“沒事的大姐,這位大姐說的也有道理,我回頭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解決。”李泰笑著道。
“我…王爺我不是那個意思,真…真的不是。”第一位婦人急忙解釋道。
“真沒事大姐,你提的很有道理,這點我確實也忽略了,相信我會有好辦法的。”李泰說道。
又聊了一會兒孩子們放學了,家長陸陸續續的把孩子們領走了,這次李浩天他們非常高興李泰的表現。
“寇大小姐,現在幼兒園有多少學生?他們家的分布你都了解嗎?”李泰一邊往家走,一邊問道。
“當然了解了,要不然怎么當院長,學校一共五百二十一個孩子,家住的比較集中,十七個村子,還有就是部隊家屬院,還有咱們莊園里的。”寇雨婷如數家珍的一一說道。
“那就好辦了,回去統計一下每個村具體有多少人,每天都讓家長來接都是一個負擔,如果怎么把孩子送到村口,甚至是家門口,家長也能輕松一些。”李泰說道。
寇雨婷白了他一眼說“我看是對你增加負擔,你想偷懶吧?”
“你想哪去了,我是哪樣的人嗎?百姓不是務農,就是給別人打零工,再不濟也要開始做飯了,我也是替百姓著想。”李泰解釋道。
“哪能怎么辦?一個個給他們送到門口不現實,那需要多少人呀?”寇雨婷說道。
“用馬車,設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