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你當年可是圈內出了名的兩頭派,插刀教的先輩,據說你睡了你最好兄弟的女友,結果又把自己的老婆介紹給你的老板,你可是我們這些年輕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啊,我們真的做不到啊······”
陳實~這特么的,這貨這言論難怪被打了,幾個叔叔大爺直接對他攻擊了,劉老爺子都七十了,依然拿起拐杖就是一陣暴擊!
李子濤因為這個上了熱搜,還得到了極大的關注,一群老藝術家集體出來聲討李子濤不懂得尊重前輩,結果誰聲討李子濤,李子濤就揭誰老底,結果突然沒人聲討他了,大家覺得這貨的專業就是各種撕。
一個節目突然爆火居然因為李子濤被打,節目后期才有意思,所有人孤立李子濤,背地里商量怎么對付他,李子濤也有意思,繼續懟,結果劉老爺子第二次出拐杖了,這次李子濤也沒慫,直接叫囂道要成為劉老爺子的孫女婿,而且還展示加了劉老爺子孫女的微信,氣的劉老爺子差點氣過去。
劉老爺子被人攙扶著說道“禍不及家人,放過我孫女。”
這局禍不及家人放過我孫女,居然成了網絡熱詞,李子濤再次成了熱門話題人物,粉絲居然突破了一千萬。
陳實決定找人給李子濤出單曲,一首單曲現在的熱度掛價三元,保守估計可以賣出去二百萬張,如果遇到狂熱粉絲,那么五百萬張也有可能,現在大多數的流量都不會出一整張專輯。
數字化時代,都是數字專輯,一整張專輯少說要十首歌,一張專輯大咖們才賣十幾元二十元,流量們最多賣二十元一張數字專輯,可是二十元一張專輯有十首歌,怎么算都沒三元一首劃算啊,所以現在流量們也不傻,一月出一首單曲,給粉絲額假象就是這個流量很努力很有才華,每個月都有新歌。
如果一年一張專輯,就會沒有什么熱度,所以這些愛豆們的經紀公司現在給他們的定位就是必須出單曲,單曲賺錢還能營造出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設。
音樂圈有一種買賣,那就是賣全套歌曲,有的新入行的音樂制作人,都會把自己的歌曲賣出,買家給的價格大多都不會超過五千,一次性買斷歌曲,如果有討價還價的,最多價格就是二萬,然后買回來,重新改變下旋律和簡單修改下歌詞,就把這首歌的詞曲全部貼上自己公司某個流量的名字,然后讓流量發表。
這種操作在娛樂圈一點也不少見,新人為何不自己發表和關注?因為發表后也沒錢賺,即使上傳到某個平臺當了音樂人,平臺也不會給你啥分成,每天最少有成千上萬的音樂人上傳作品,有的平臺黑心的百八十萬點擊率才給原創者幾百元,所以很多音樂人無奈才低價把自己的作品打包賣給一些經紀公司。
因為自己發表根本得不到什么關注度,賣給經紀公司后,這些經紀公司就會營銷這首歌曲,你不想聽到都難。
李子濤有一首單獨就是空瓶傳媒買的,一首口水歌,花了一萬元,陳實決定可以讓李子濤發表了,先是各大平臺運營,截取最好聽的十幾秒鐘時間,招一批人用這首歌的背景音樂發表各種短視頻作品,一首爛歌都能被人追捧和喜歡,因為大部分樂迷現在沒得選。
一些公司給你什么樂迷就要聽什么,比如驚雷等歌曲,為什么會火?因為經紀公司運營啊,還有學貓叫之類的,聽眾沒得選,公司到處運營,一天你在各個平臺都能聽到這首歌,時間久了,你就不自覺跟著哼唱了,但哼唱過后你就會覺得煩,因為這些音樂都沒有共鳴。
現在很多00后還會去聽二三十年前的歌曲,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好啊,每首歌都有想表達的意思和共鳴感,而現在的音樂大多是追求快速能讓人聽得懂和朗朗上口,比如驚雷天塌地崩紫金錘,這種音樂想表達什么作者和聽眾都不知道,還有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這個又表達什么?大家也不知道,但就覺得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