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書道:“柿餅做了不少,我和楚玉是要去縣城里的,兄弟那邊也要出一個人,人手確實緊張,只這燒炭的事情以后我怕是沒時間,要大哥們擔著了。”
劉氏道:“按說這燒炭的主意還是楚玉想出來的,我們也是沾光了,不該提出這些,只現在老二老三要議親,如果先開了這個口子,后面鬧得亂七八糟的也心煩。”
楚玉也不答話,只聽著,她跟林家并不熟,在她心里,江家都比林家更合適。
向文書低頭想了想道:“伯娘你是知道的,這些年你對我們多有照顧,可當初我父母走了之后,族里,特別是二爺爺那邊也幫襯了不少,如果這事讓他們知道了……”
劉氏也嘆道:“族里這些年來對我們確實不錯,尤其是你二爺爺,連你們兄弟姊妹的名字也是他取的。”
向文書也有點拿不定主意,便用眼神詢問楚玉。
楚玉知道這個時代宗族的重要性,得罪了他們無異于找死,想了想道:“我們夏天有涼粉,冬天有柿餅,應該也差不了,燒炭掙得也是辛苦錢,不如讓伯娘那邊攬個總,拿出幾成收入來給族里,讓他們出人出力,我們直接收錢就好。”
繼續閱讀
劉氏心里有些不舍,燒炭雖說辛苦,地里刨食也辛苦啊,還不來錢。這樣一想,臉上就顯露出來了。
向文書道:“伯娘回去和大伯、哥哥們商量一下,這是大事,總要仔細考量才是。”
劉氏點點頭道:“總歸人多,想法也周全一點。”
入夜后,向文生并向文書提了幾個雞蛋敲開了二爺爺家的門。聞聽了來意,意外道:“你們倒是有心了。”
向文生道:“此事還要麻煩二爺爺說和了。”
向二爺爺笑罵道:“討好賣乖的東西!你爺爺什么沒見過,跟我這耍心眼呢!”
向文生也不回話,只笑嘻嘻得問了一些生活身體上的情況,便告辭回家。
燒炭此事便安排妥當,向文生攬總,向二爺爺那邊再出兩個人,收入四成發工資,三成給向文書并他大伯,其他的三成收入入了族里的總賬。向二爺爺德高望重,是族里少有識字見識過的人,有異議的也被壓了下去。
第二天早上楚玉、向文書、向文生帶了五百個柿餅坐上筏子去了縣城。
熟門熟路的在水門墻邊擺好攤子,向文生拿出一把菜刀切了幾個柿餅擺放在桌子前的碟子里,又給隔壁的攤販一家送了一個便吆喝起來,楚玉拿了五十來個柿餅放在籃子里面,又用樹葉包了兩包各十個放在籃子的一邊,那是送給秦掌柜和店里各幫工的,然后用布擋住籃子,跟兩人打了聲招呼提了籃子去了迎客來。
正是早飯的時候,迎客來里人不少,楚玉老遠就跟秦掌柜的打了聲招呼:“生意紅火啊秦掌柜的,可忙得過來?”
秦掌柜抬眼一看,笑道:“小娘子好久不見了,今吹的什么風啊。”
楚玉笑道:“可不是很久沒見么,秦掌柜一向可好?”
隔著桌子,秦掌柜并沒有看到楚玉手上的籃子,道:“小娘子還是一樣會說話。”
楚玉直奔主題道:“我做了些柿餅,秦掌柜的提提意見?”便拿了一個柿餅遞了過去。
秦掌柜聞言接過來一看,問道:“你自己做的?”
楚玉點點頭道:“也不知合不合口味,有點不安,如果合適,掌柜的可要一些?”
秦掌柜先看了看顏色,又細細聞了味道,再撕下一些放嘴里品了一下,心下滿意,臉上卻也平常道:“你有多少,怎么出的?”
柜臺旁邊沒有人,楚玉道:“掌柜的一天能要多少個我每天早上給你送過來。”
秦掌柜道:“這個只能做甜點,賣不了多少,一天三十個估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