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巧合,還是命運的安排。
韋小寶和康熙小皇帝最終還是遇到了一起,當朱晨浩看到康熙小皇帝一臉輕松的從武英殿中走出,他就知道,韋小寶不僅和康熙小皇帝撞面了,更是獲得了康熙小皇帝的認可,彼此之間成了朋友。
朱晨浩一邊讓假太后龍兒將岳不群安排到皇宮中,一邊繼續跟著韋小寶,通過韋小寶的情況來推測康熙小皇帝對鰲拜動手的時間。
韋小寶和康熙小皇帝結識第十三天,這個直殿監最底層的小太監,一步登天,直接跨越了無數太監一生都難以跨越的門檻,成為康熙小皇帝身邊的寵臣,被封為御前侍衛副總管。
而韋小寶上任御前侍衛副總管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借康熙小皇帝喜歡看打架的名義,在皇宮中搜尋身材魁梧體格健壯的“武功高手”,并讓他們兩兩比斗,勝了賞,敗了也賞,借此獲得他們的忠心。
至此,朱晨浩便知道,康熙針對鰲拜的行動已經徐徐鋪開。
原著中,韋小寶和康熙小皇帝為了除去鰲拜,不僅使用了下毒,鐵籠等下三濫手段,更是讓神智已經不清了的海大富扮演關公,趁鰲拜在關公像前發誓的時候,刀劈劍砍,想要借海大富之手除去鰲拜。
可惜鰲拜的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已經大成,無論是刀劈劍砍,還是下毒機關算計都殺不死鰲拜,若非借假太后龍兒之手,恐怕想要制服鰲拜還真不簡單。
然而,此時海大富尚未正式出場,便給朱晨浩宰了,不僅斷送了韋小寶的假太監之路,更是讓韋小寶手中沒有了真正高手。
所以他只能通過這樣的手段尋找武功高強的大內高手,打算來一個鴻門宴,將鰲拜誆入宮中直接亂刀砍死。
韋小寶恐怕也不知道,無論是在大清正史上,還是正版鹿鼎記中,康熙小皇帝都是使用這種方法將鰲拜鏟除的。
只可惜,韋小寶到底是不通武道,所以他挑選“武功高手”的第一選擇便是外貌,選的基本都是那些身材高大,看上去孔武有力的壯漢,全都是些樣子貨,并沒有真正的高手。
當然,想要鏟除鰲拜勢力,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也不是殺了鰲拜就完事。
鰲拜黨羽遍布朝廷內外,行動稍有不慎,必將打草驚蛇,釀成大變。
康熙小皇帝雖然手段有些幼嫩,卻也從小就受到孝莊教導,朝堂斗爭經驗也是耳熟目睹,清楚得很。
所以他一邊暗中指使韋小寶挑選高手準備擒拿鰲拜,一邊卻是不動聲色的將鰲拜親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又以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戍權。
韋小寶和康熙小皇帝的動作當然瞞不過朱晨浩,同樣也瞞不過黨羽眾多的鰲拜。
事實上,在康熙小皇帝遇刺,滿清七大旗主護駕而死的時候,鰲拜就知道康熙小皇帝已經容不下他了。
畢竟,整個天下,除了他鰲拜,又有什么人值得康熙小皇帝和滿清七大旗主私下密謀的?
只是孝莊的存在,讓他始終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孝莊不僅掌控著大半個朝堂,連八旗大軍中很多將領都聽命與她。
若僅僅如此,鰲拜倒也不是沒想過拼一把,但是想到孝莊身邊的高手,他的心就哇涼哇涼,他能打不錯,但孝莊身邊能打的更多,單挑他不怕,就怕群毆啊。
皇宮中的變故和康熙小皇帝的動作,當然瞞不過鰲拜的耳目,至于康熙小皇帝所說的沉迷嬉樂不可自拔,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相信。
若沒有康熙小皇帝私會滿清七大旗主一事,說不準他就信了,現在嘛,只能呵呵了。
你丫的沉迷嬉樂還用得著將老夫親信全都外放?
這不是擺明了沖老夫來的?
鰲拜雖然狂妄,卻又不傻,哪還不知道康熙小皇帝打算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