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幫主,寧縣縣城原本三千戶口,一萬五千人口,因最近半年不斷招募無地流民,是以寧縣縣城人口已經增加到了將近有三萬之數。”
“縣城中,有鐵匠六百七十余人,其中有近五百鐵匠來自漕幫各堂口中的舉薦輸送,這些鐵匠除了一部分加入軍工莊園外,其余的都在寧縣中落戶開了鐵匠鋪。”
“因為各堂口源源不斷的工匠輸送,所以軍工莊園內的火器研發也加快了不少,截止到昨日,軍工莊園中已經生產雷火步槍五百余支,紙殼子彈超過十萬發,地雷一千多枚,炸藥包近六百之數,更有龍威炮三個,已經試射成功,完全能夠投入使用......”
“截止上月底,漕幫拓展堂口六十八個,發展正式幫眾三萬六千余人,外門弟子二十余萬,已經初步掌控了運河,黃河以及淮河兩岸碼頭,預計今年年底,就能在長江、海河兩岸城池中開設堂口,掌控長江兩岸.....”
“此外,漕幫通過經營碼頭,船運,販賣鐵器,私鹽等方式,在近三個月內,共獲取白銀一千五百七十萬兩,其中有八百七十萬兩用于發放弟子例銀和傷殘死亡補貼,二百萬兩撥發于軍工莊園用于火器制造等,剩余銀錢五百萬兩......”
“近半年來,幫中暗中組建商會十三個,開設酒樓客棧一百三十九所,青樓四十八所,拉攏官員近四百人,其中文官二百余人,武官一百七十余人,收服馬賊土匪三千六百余人,宗門十三個,大小幫派五十九個,結交滿清高層三十余人,清理叛徒漢奸一百......”
“目前幫中積累糧草六十五萬石,鋼鐵盔甲五千六百套,刀槍一萬三千柄,弓弩一千套,箭矢三十萬支,良馬八百匹,火繩槍.....”
伴隨著蕭望舒的講述,朱晨浩對目前的漕幫總算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不知不覺間,現在的漕幫已經發展成了一個任誰都忽視不了的龐然大物,可以想象,一旦漕幫正式登上天下舞臺,必將石破天驚,讓所有人動容。
當然,以漕幫的物資儲備,任誰都能想得到,未來的漕幫肯定有著巨大圖謀,或者說是鐵定的會造反。
否則的話,天下又有哪個幫派會這么肆無忌憚的招人,這么肆無忌憚的研發火器,裝備火器,儲存刀兵盔甲,乃至是購買戰馬。
只不過知曉這些信息的漕幫高層,基本都已經被朱晨浩的紅色思想洗腦,或者說已經投身于赤色浪潮當中,當然不會去告發,反而一個個都無比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為有犧牲多壯志,我以我血薦軒轅!
“好,很好,你們做的非常好,沒想到才不過半年時間,你們就做出了這么大成績,這讓我很慚愧啊!”
朱晨浩毫不吝嗇的贊賞道,他怎么都沒想到,不過短短半年的時間,漕幫便從無到有,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幫主過譽了,若沒有幫主的領導和教誨,我們現在恐怕還在對清廷的韃子叩首稱奴呢,讀了幫主撰寫的《赤色論》,老朽才發現,以前的書都白讀了,所謂的四書五經圣人之言,亦不過是無用之說,即救不了國家,也救不了百姓,老朽現在回想起來,當真是慚愧無比啊!”
年過半百,曾是大明朝的秀才的蕭望舒,一臉慚愧的說道。
朱晨浩聞言,卻是笑著開解道:“先生無需如此,孔孟之言并非完全無用,四書五經亦是我華夏先賢之瑰寶,只不過時過境遷,我們也要與時俱進,不能一直抱著曾經的圣人之言不放,畢竟圣人之言消滅不了外敵,也教化不了外面的野蠻人,想要救國,想要拯救天下百姓,我們還需要真正的行動起來,從根本找到原因,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一起來奮斗。”
朱晨浩說道這里,微微一頓,繼續道:“走吧,我們一起去軍工莊園